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患重病,谁来救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09:38 南方日报

  相对于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医药费来说,“爱心”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大学生患重病,谁来救助?

  可否建立“大学生重大疾病救治基金”?

  时政视点

  昨日,看着蔡惠龙那坚强而又渴望的眼睛,看着贫穷的父母在一旁的束手无策,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又是一个得白血病的大学生!

  这几年来,不断听到大学生患重病的消息,虽然姓名、病情各不相同,但几乎遵循着同一“叙事模式”:主人公家境贫困却人穷志坚,风华正茂偏偏患上重病,在沉重的打击面前他们不仅要经受生命的考验,更要为昂贵医药费发愁。每遇此难,同学们献爱心,学校献爱心,媒体献爱心,发动社会踊跃捐助,但相对于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医药费来说,“爱心”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大学生患重病,到底应该谁来救助?

  事件:三四十万元医药费让农民父母一筹莫展

  昨日,在广医二院血液科一间普通病房里,我们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蔡惠龙。

  今年4月28日,身体一向硬朗的小蔡突然感冒、发烧不止,趁着“五一”假期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据院方介绍,蔡惠龙第一阶段的治疗费用约需10万元,整个治疗过程如果顺利,至少需要三四十万。

  蔡惠龙的父母都是揭东县的农民,父亲农闲时出去打打工,家中还有两个妹妹,其中17岁的大妹妹去年为了供哥哥读大学已经自愿退学了。“这笔钱对于我们是个天文数字……”父亲普通话很别扭,母亲不会讲普通话,只是在一旁抹眼泪。

  而在另一边,蔡惠龙所读学校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昨日下午,全校师生爱心接力,为一个年轻的生命。蔡惠龙所在班农学052班班长一个人就捐了500元。

  据该校介绍,昨日全校捐款已接近11万。

  纵深:几乎每所高校每年都有两三个“蔡惠龙”

  其实在今天的广东高校,为患重病同学捐款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我国大学生患重病比率正呈上升趋势,其中不少来自贫困家庭。

  据了解,在广东几乎每所高校每年都有两三个甚至更多的“蔡惠龙”。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曾经做过一项统计,光是去年5月到今年5月,全校学生因为生病而由医疗保险支付医药费额度超过5000元的就有34例,这还不包括没有买保险的另外30%的同学。

  武汉市政协主席刘善璧等人曾为此提交过提案,从他们的提案可看到,我国大学生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占8%至10%左右,如果按普通疗法治疗乙肝,通常一年需1万元,结核病也呈上升趋势,而治愈一个普通结核病患者至少需8000元医疗费,更不用说白血病、癌症这样的重病了。

  应对:微薄的公费+自愿购买的医疗保险+师生捐助

  这么多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得重病,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目前广东公办普通类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基本采用公费+医疗保险的模式。公费部分由国家统一拨款,目前依据的是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标准,每人每年60元。而医疗保险方面则是组织学生购买社会上的保险,以自愿为原则。

  但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生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连续扩招,至今学生已经超过1万人,而国家拨款还是按照2000多人的标准、每人每年60元来算,光名额缺口就有7000多人,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有的就只有十几元了,连感冒发烧都不够用。学校每年医疗费严重超支。

  除了公费外,医疗保险则由学生自愿购买。

  省教育厅曾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广东省高校购买医疗保险的一家指定保险公司,承保内容为住院险+意外险,学生每年交纳30元,一旦出现重大疾病或意外,可以获得最高3万元的赔偿,目前广东高校多数是购买这项保险。但每年还是有不少贫困生没有购买保险,仲恺农院就有三成。他们如得了重病,更加艰难。

  好在到目前为止,广东高校尚没有一例因交不上医药费而死亡的贫困大学生,各校对此都非常重视。一个高校相关人士说,如果当年只有1例,就会全校行动发动捐款,如果同时有多起,就只能分头行动,交给下面的二级学院去募捐。一般的学生是不会组织学生和老师捐款的,除非是家庭特别贫困或者情况特殊的学生。

  广东工业大学去年与省第二人民医院合作正式启动“为大学生送健康”行动。3年内,医院将向该校全体贫困大学生提供免费医疗救助。这是广东高校首个对大学生健康进行资助的行动,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但据了解,此行动尚只能对一般的病进行救助,而对于重病学生,医院方面表示有心无力,承受不了这么巨大的费用。

  建言: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医疗费拨付额度

  “贫困大学生得了重病完全靠学校或靠医院都是不现实的,我们急切希望政府能建立‘大学生重大疾病救助基金’,这在我国是一个空白点。”一位高校学生处处长这么呼吁。

  他认为,政府可以规定学费的一部分作为保障基金来源,用合作医疗的思路,用多数人的钱,来救助大学生,患重病的贫困大学生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其实,在采访中不少人都提到这种想法。有人还建议加大政府对大学生医疗费的拨付额度。将大学生医疗费拨款标准由原来的每人一年40-60元提高到100元以上。提高部分中,一部分用于学生常见病门诊,一部分由学校为学生办理重大疾病大额保险。

  省政协委员林伟健也非常关注贫困生得重病这一情况,他的观点是应该大力健全社会募捐体制,现在中国的社会募捐尚不规范,国家应该对捐助者给予更多的保障和激励,对于捐款达一定数额的人予以嘉奖,让他们赢得人们的尊重,在社会上形成“乐善好施”的好风气。而对捐款的团体、企业应进行类似“免税”的激励,“要解决好这个难题不能单靠哪一方面,应该政府、学校、社会齐心协力,我们希望社会充满爱,更希望社会有为贫困大学生搭建的健全的保障体系。”

  本报记者梅志清实习生王分枝通讯员曾献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