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7日06:0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记者 陈文勇)全市推进“三个集中”工作(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继3天的参观、学习和座谈后,昨日,举行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报告会,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裕民作了《成都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一体化若干问题思考》的专题报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隆森,市政协主席黄忠莹等出席报告

会。

  叶裕民教授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城市经济与管理研究室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叶裕民教授长期关注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并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在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她着眼宏观城市化、工业化的理论研究,紧密结合成都实际,从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的全国性意义、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机制、成都进一步发展的几个战略性问题的思考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意义的精彩报告。

  李春城主持报告会并在报告会结束时作重要讲话。李春城指出,叶裕民教授的报告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进一步统一大家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认识,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强调,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城市化,顺应了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化,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道路,是我们大家都必须清醒认识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全市上下要坚定不移推进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不断提高“三个集中”的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规划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三个集中”、城乡一体化最终要落到规划上,规划要体现长远、科学发展的要求,并且要坚决执行。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三个转变”,运用市场的办法来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投资格局,进而有效地推动我们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三个转变”和市场化配置资源是我们城市经营中形成的一套办法,是推动“三个集中”、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强大动力。要尊重群众意愿,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的利益安排好,通过产业发展解决群众的持续稳定就业问题、增收问题。要在广大农村地区做好农业产业化、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三大重点工程”,确保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李春城还特别强调,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一把手”,要在干部队伍建设上长抓不懈,特别要抓好思想作风建设。

  市领导邓川、刘宏建、刘佩智、郑天扬、苏培玮、唐川平、徐季桢、郝康理、朱志宏、包惠、蒋显伦、邓全忠、赵小维、曾万明,市法院院长曲颖,市长助理文登来、陈争鸣、敬刚,市政府秘书长毛志雄,市政协秘书长沈有春等出席报告会。各区(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市属高校负责人、市级重点镇、中心城区涉农街办负责人参加了报告会。

  三个集中: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专访城市化研究专家叶裕民教授

  精彩评说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令人振奋,最让我振奋的是已构建起比较完备的制度框架。

  ■毫无疑问,成都的城乡一体化是符合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的。

  ■我理想中的城市化模式在成都实现了,这就是成都正在推进的“三个集中”,它形成了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在昨日举行的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报告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叶裕民应邀作了《成都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一体化若干问题思考》专题报告。会后,本报记者专访了叶裕民教授。

  成都的城乡一体化

  走在了全国前沿

  观点:(成都)在推进城市化的量的增加的同时,更是质的推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进程。

  成都日报: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3年多了,作为研究城市化进程的专家,您怎么看成都的这项工作呢?

  叶裕民: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走在了全国前沿。

  城市化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主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希望走的是高质量的现代化之路,而城市现代化过程,(就是)城市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人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化,这正是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和(最终)目标。

  有人将城乡一体化理解为“城乡一样”,其实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产业效率的一体化、居民收入的一体化、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从全国的角度来看,成都的经验在于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全体公众为本(包括以农民为本),这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指导思想。(这)推进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全力推动了社会进步。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令人振奋,最让我振奋的是已构建起比较完备的制度框架,比如“三个集中”、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成都)城乡一体化是尽可能多地把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农村,做城乡统筹的规划,做统一的城市体系规划、统一的公共服务规划,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一直说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成都)在推进城市化的量的增加的同时,更是质的推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进程。

  城乡一体化符合

  人类发展的规律和要求

  观点:城市化绝不仅仅是乡村人口进入城市,而是乡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

  成都日报:成都的城乡一体化符合发展规律吗?

  叶裕民:毫无疑问,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的。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从理论上来说,城市化应该分为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两个过程。城市化往往起步于量的扩张,首先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创造更多的财富、享受城市生活,最终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那么,农村居民怎么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文化、物质要素反哺农村,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使全民受益,使全民在整个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的过程中受益。这是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和要求的,人类发展的目标就是全人类提高生活质量。

  三个集中

  我理想中的模式在成都实现了

  观点:从经济支持系统的角度来看成都的“三个集中”,它形成了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成都日报:您的著作《中国城市化之路》中提出城市化的经济支持系统这个概念,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为前提。这一模式能够实现吗?

  叶裕民:很高兴地看到,我理想中的模式在成都实现了,这就是成都推进迅速的“三个集中”。从经济支持系统的角度来看成都的“三个集中”,它形成了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个集中”的第一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谋求聚集经济、谋求技术进步,就是新型工业化;第二个“农民向城镇集中”就是城市化,人口进入城市,转移到二三产业并以此得到较高的收入、享受到公共服务;第三个“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就是规模化,其实,不仅是工业需要规模化,农业也一样需要规模化,(这样就)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是目前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非常核心的经济内涵。

  “三个集中”概括得很精辟,而且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东西,既具有科学内涵,又容易操作。

  成都的城乡一体化制度框架

  比我原来研究的更细

  观点: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在根本上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个是工业化,另一个就是制度。如果将制度比作河床,工业化就是奔腾不息的河水,城市化则像河水上行驶的船只。河床的宽窄曲直影响了河水与河上行船的速度和自由度,河床上礁石险滩的多寡则直接决定了船只运行是否安全、可通达。如果河床本身就曲折狭窄、有很多险滩礁石,船只自然难以安全抵达目的地;另一方面,当河床宽广、安全时,却没有足够的河水,就只能载动小小的船只或很难让船行驶起来。

  成都日报:从制度支持系统的角度来看,成都的城乡一体化制度安排有什么特色?

  叶裕民:我想现在在成都市域范围内,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已经形成,而且绝大部分已经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措施。当然,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的。只要不回避问题,这个(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就会一直推进。这个制度框架比我原来研究的更细。(成都)作为中心城市,还有责任推进更广域的城乡一体化,比如吸纳了市外的人来就(创)业、生活,也就是对那些地方的拉动。

  地方党委和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责任非常重大,它们是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应该说,工业化的主体力量是市场,政府起着辅助的作用;但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的过程当中,政府的力量是主体,特别是要提供广泛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来提供这么一个动态的公共服务,让更多的人在动态中受益。这个过程,只能由政府来做,因为这是没有回报的。

  未来着力点:

  主导产业要再精一些,产业集中度要更大

  观点:一个国家如果大部分民众都能够有机会从事高效率的劳动,那么即便是人口大国,也能够达到高度发达和富裕。

  成都日报:您认为在未来成都怎样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叶裕民:我认为成都在发展主导产业时,要“精”、集中度要大、优势要突出,要培育在全国独占优势的产业。成都应发展为西南地区的商务中心、总部经济中心和企业家的休闲中心。

  成都日报:假如您今后再来成都,您希望看到成都城乡一体化什么样的新景象?

  叶裕民:(下次再来的话)我希望现在的城乡一体化格局,面能够更大,受益的人能更多,应该能基本形成市域范围内的城乡一体化的雏形。那样的话,我会特别欣慰和高兴。

  注:“观点”来源于叶裕民教授《中国城市化之路》专著和《成都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一体化若干问题思考》专题报告。

  本报记者 陈伟 张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