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体验饥饿:另类行动帮学子学习节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7日14:22 新华网

  吃饭、喝水、坐车、打电话、买日用品,你能把一天的所有生活花销控制在7元钱以内吗?这样一个在大多数独生子女大学生看来有些困难的问题,在南京财经大学近期发起的一次“饥饿行动”中,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从4月3日到4月23日的21天中,南京财经大学的64名同学自愿参加了这样一场特别的体验活动,在21天内把全部生活开销控制在150元以内,要让自己体验“饥饿”,学会过“

苦日子”。谁要是花费超标,便自动淘汰,最终有59名同学顺利完成这一“体验”。

  学校组织这样一次活动的初衷在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节俭的生活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然而,学校师生、家长、社会各界对这次活动却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大学生们对自身生存能力和生活作风的一种检验,也有人说这样做仅仅是形式,如果社会风气以及教育的大环境不发生改变,体验饥饿对培养节俭意识就没有多大意义。

  无论如何看待这样的体验活动,至少它是一种尝试,说明大学生们也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

  ■“自虐”行动缘自一次感动

  ●来个贫困地区情景模拟,让大家感受一下山区贫困学生的生活

  这次活动的64名体验者中,大多数来自生活条件并不差的家庭,他们每月的生活开支一般在500到800元不等,有的甚至每月要花上千元钱。究竟是什么让这群学生突然间有了这种想法,开展了这样一个几乎有些“自虐”行动呢?事情源于活动的发起人、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黄斯旻同学的一次感动。

  来自广西柳州的黄斯旻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是家里的独生子。今年寒假的一天,她无意间在电视中看到一群大别山的孩子在简陋破旧的山寨小学中跟着老师上课的情景,孩子们渴望求知的眼神感动了她,于是,她萌生了为这群贫困学生做些什么的想法。

  在上网查找了关于大别山区希望小学的资料以后,黄斯旻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当地的贫困状况和山区孩子们上学的艰难。开学以后,身为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的她,便组织起学生会和团总支,准备发起一场名为“呼唤大别山”的义捐义卖活动。

  然而,当黄斯旻把活动策划报给院团委时,团委的张杰老师却提出了建议。张老师认为,现在对贫困地区的义捐义卖活动屡见不鲜,大多数同学已经开始对这类活动产生麻痹的态度,如果活动没有新意,就很难得到同学们足够的关注,也很难取得满意的成效。

  张老师的话启发了黄斯旻,她想: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吃苦”二字,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要想吸引同学们的眼球,同时又能对大家有教育意义,不如就来个贫困地区的情景模拟,让大家感受一下山区贫困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大学生踊跃体验“饥饿”

  ●每顿只吃一元拌饭,写短信就像“发电报”

  黄斯旻的创意得到了团委老师的支持。学生会与校团委在对学校饭菜价格、学生日常开支共同调查研究后,制定出了150元过21天的体验行动计划,并在校园内张贴了海报,接受同学们的自愿报名,最后有来自各院系共64名同学递交了报名表,正式参与到这个行动中来。

  每天开销仅有约7块钱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确属不易。同学们不仅要在思想上克服困难,还要学会找到最节省地“过日子”的办法。同样也是活动参与者的黄斯旻告诉记者,她尽量将自己一天的伙食费控制在5元以内,剩下的2元多用于交通费和手机通信费。以前早上她要吃面包和牛奶,现在改吃3毛钱一个的馒头,喝2毛钱一碗的稀饭。有时候,她会从超市买来1.3元的梅菜粉丝作菜,分作两顿下饭吃。这一天下来,伙食费节省了不少,第二天就可以改善伙食,一天可花费7元钱在吃上,吃到较好的荤菜。

  和黄斯旻一样,参加活动的同学现在对食堂哪些菜既便宜又能保证营养都十分了解。有的食堂推出1元钱的拌饭,将饭和菜拌在一起卖,备受大家的欢迎,而以前,很多同学是不太关注这些饭菜的。南财大校园面积广,有的同学以前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习惯搭乘公汽,现在也都徒步走上近20分钟。另外,手机通讯费也是同学们一笔不小的开支,参加“饥饿行动”体验的同学无一例外地将电话通话改成短信息,每一条还都写得密密麻麻,他们自己比喻成“发电报”。

  黄斯旻说,这样的生活让平时从不勒紧裤腰带的同学们很不适应,大家几乎都是数着日子,盼着这21天赶快过去。参加者每人都有一份明细消费表,用于记录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主要包括伙食、零食、通信费等几项,在活动结束时再交到组织者手上。

  张杰老师说,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强的诚信精神和毅力。所有参与者全凭自觉,没有任何人对他们进行监督。有一名同学因为上街看到了一条心爱的裙子,实在忍不住将它买了下来,而不舍地主动告别了体验活动。而还有同学则是在“编外”体验,即他们虽没有正式加入,但也愿意尝试一下这样的生活方式,于是按照同样的消费要求,自己坚持执行。

  ■体验饥饿:好的创意还是形式主义?

  ●“几个同学发起的一次体验活动,显得并不成熟”

  记者就“对南京财经大学这个活动的看法”,随机采访了南京几所高校的一些同学。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很新颖,但不会参加”,而一部分表示愿意尝试的同学则是因为“想看看自己究竟能不能过这种反差很强烈的生活方式”,真正愿意“参加并为困难学生奉献爱心”的同学则是寥寥无几。

  “活动的初衷应该是好的,但让人担心会不会流于形式,不了了之。也许,这样的活动还不如直接给贫困地区募捐来得实际。”东南大学计算机系大四学生汪超对记者说。

  家长们也并非都持赞同态度。一位家长认为,孩子们学好知识,将来考研究生、找份好工作才是正道。大学的学业负担本身已经不轻,提倡艰苦奋斗应该建立在尊重健康科学的基础上,做到不浪费就行,这种过分克制的生活可能会导致孩子们营养不良,影响他们的身体。

  “几个同学发起的一次体验活动,显得并不成熟,也未必能产生多大的反响和社会效应。帮助落后地区的方式有很多,找到好工作,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孩子是一种选择,毕业后去落后地区支教也是一种选择。至于给自己设一个消费的‘紧箍咒’,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弄不好还损害了自己的健康。”这位家长说。

  也有高校老师对体验活动的效果提出了质疑。扬州大学团委书记田浩认为,活动的形式虽然新颖,但仅仅通过20多天在消费方式上的体验,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唤起大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可能在活动的余热过后,受周围同学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参与者们还是会像从前一样,在生活中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

  然而,活动也有不少支持者。体验者罗婀娜的父亲是安徽宿州的一名教师,他对记者说:“我们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殊不知,缺乏‘饥饿感’的教育更容易导致孩子‘精神营养不良’。”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高再飞认为,现在学生中贫富差距很大,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节俭意识、团结互助意识都不够,通过开展这项体验活动,同学们在思想认识方面会得到升华,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将更加深刻,而社会责任感、对父母的理解和孝顺,也都能得到加强。

  ■大学生节俭意识亟待提高,形式值得探究

  ●各方对孩子们的节俭教育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扬州大学团委书记田浩表示,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是众星捧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什么苦。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学校、家庭对学生们的期望也主要是学习成绩好,各方对孩子们的节俭教育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他说:“奢侈浪费现象在大学校园严重存在,学生自身有一部分责任,社会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如今整个社会尚未形成一种自觉节约、节俭光荣的氛围。而许多大学生没有接触农村的机会,对父母的辛苦劳动也不够理解,加之社会氛围的影响,就很难不染上奢侈浪费的习惯。”

  高再飞也指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奢侈之风,每月开销在千元以上的不在少数。很多独生子女在家里养尊处优,衣食不愁,在学校花钱同样大手大脚,攀比、浪费等现象严重存在。“举个例子,每年毕业生离校,扔下的被褥、床单、开水瓶等生活用品不计其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节俭教育迫在眉睫。”

  田浩表示,类似南京财经大学饥饿行动的活动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活动形式并不适宜在高校范围内广泛推广。作为个别行为,这项活动所应起到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而当下更应该探讨的是如何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用舆论来导向,用政策来推动,确保能够将艰苦奋斗的作风真正灌输进大学生们的思想中。

  ■“饥饿行动”仍在继续延伸

  黄斯旻说,“饥饿行动”是一次终生难忘的体验,给她内心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通过组织和参与这个活动,她感觉自己的节俭意识和理财意识都得到了加强,记录每日的生活开支成了她的新习惯,而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些帮助。

  “饥饿”体验只是整个活动的一部分,南京财经大学的“呼唤大别山”行动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

  “五一”长假期间,行动的参与者又深入到社区和高校,连续进行了7天的募捐和义卖,共筹得资金1000余元。而这笔钱,同学们将在暑假的大别山支教行之时捎到山区的小学去。另外,学校还开展了“生存挑战”活动,将30多个同学每3人编成一组,每组只给15元钱,在南京城里找“工作”。在周末的两天,他们有的到饭店去打工,有的到街上为企业发宣传单,最多的一组在两天的工作后,拿到了300元左右的“工资”。

  南京财经大学团委的张杰老师说,“生存挑战”和“饥饿行动”从不同的方面让同学们知道,挣钱是不易的,是要花心血的,节俭地生活是应该的。

  然而问题是,类似“饥饿行动”的教育活动能走多远,大学生的节俭意识怎样才能培养起来,倡导节俭和艰苦奋斗的长效机制又如何建立,还值得高校、家庭和社会各界思考。(记者马杰王骏勇)新华社信息稿

  相关报道: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