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不幸三兄妹困境中放飞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7日14:46 新华网

  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却有着令人羡慕的三兄妹。

  14年前,三兄妹的母亲在拉车时不慎滚下山坡,从此,便不能再回到田间劳作。7年前,精神失常的父亲离家出走,至今不见踪影。

  接二连三的灾难,并没有击垮这个家庭,相反,这个家庭的康慨、康悦、康霞三兄

妹,却以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信念,以及顽强的求学精神,撑起了不幸的家。

  ■家徒四壁“学业”丰

  黄土院,土木房,从外表看,这个位于甘肃会宁县梁堡村的农家小院与村里的其他农户没有什么两样,但一走进堂屋,映入记者眼帘的一切让记者震撼……

  记者震惊于这个家庭的贫困:一个衣柜、一个供桌、两个木箱,是全部家当。其中的衣柜,是几年前邻居送的,供桌是祖上留下来的,两个木箱,一个是奶奶的嫁妆,一个是妈妈的嫁妆。

  这个家庭有令人羡慕的精神“财富”。在这个家庭里,最值钱的并不是那些老家具,也不是仓子中不多的粮食,而是张贴在北墙两侧的一排排奖状和西墙墙壁上用旧明信片拼成的大大的“学业”二字。

  “这样的家庭,不用看,就知道有多穷。但是,这家的三个孩子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梁堡村许多人这样评说这个家庭。

  村民秦雪玲说:“许多人路过康家时,都想进去坐一坐,因为,谁家都没有那么多的奖状……”

  “墙上的字是我和弟弟商量后贴的,最初,本想用‘勤奋’两个字,来激励我们三个孩子,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学业’,因为,在我们这个地方,只有上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谈起“学业”背后的故事,正在会宁一中读高三的康慨,眼圈红了,但他硬是止住了泪水……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北部,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康慨家所在的村子同周边的村子一样,每家几亩薄田,生活清苦。对于康家来说,生活本来就艰难,偏偏又遇到了灾难。

  1992年,康慨的母亲在拉车途中,不慎滚下山坡,从此,再也不能下地劳作。母亲的遭遇让父亲受到了严重惊吓,精神变得失常……1998年,父亲“离家出走”……

  那一年,康慨12岁,康悦11岁,康霞6岁。

  然而,家庭的变故,并没有将康慨、康悦、康霞三兄妹击垮,相反,他们将苦难变成了求学的动力。

  ■哥哥以优异的成绩挽救了妹妹的“学业”

  “三个孩子懂事,放学一进家门,不是干活,就是学习。不然,在我们这个地方,像这样的家庭,在过去早就打狗要馍馍了(讨饭去了)。”三个孩子的叔叔康世让说。

  10多年来,康世让给了这个家庭很大的帮助,但在他的眼里,这一切的成绩都应当归功于三个孩子。

  在康世让的记忆里,长子康慨懂事最早……

  1998年,精神失常的父亲离家出走……上小学6年级的康慨学会了耕地,并利用周末和假期跟着叔叔康世让到县城去卖菜,以积攒学费。但由于兄妹三人都要上学,这个期望用“学业”维持的家庭,还是不断地遇到了种种挑战……

  “2003年,家里又陷入了严重困境。当时大哥要考高中,妹妹要升初中,学费都在增长,家里实在无法支持下去了,母亲便提出让妹妹中断学业……”正在会宁二中读高二的康悦告诉记者。

  老二康悦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母亲是含着泪说那话的。

  突然,哥哥康慨提出,他要考县城一中的宏志班,如果考上了,就可以减免学费,并有生活补助,那样的话,妹妹就可以继续上学了。

  康慨的提议仿佛成了家里的一根救命稻草。但是,这一切的实现,最终还要靠康慨的努力。

  “那个夏天,似乎比往年过得都要长……”康悦说。

  “每天晚上,哥哥都要学习到深夜,从参加考试到成绩揭晓,全家人都在不安和焦虑中度过……最后,得知哥哥被县城一中宏志班录取的消息,全家人真是比过年还要高兴。”

  “大哥是我们全家人的榜样。”妹妹康霞说。

  目前,康霞正在会宁县高庙学校读初三,在她看来,不仅是哥哥康慨通过自己的勤奋,挽救了她的学业,更重要的是,哥哥康慨在一边帮助家里劳动的同时,还要做班里甚至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

  “他的吃苦精神和进取精神,在我所教过的孩子当中,可以说是少有的。”尽管康慨初中毕业已经三年了,但是,会宁县高庙学校校长朱克胜至今对他印象深刻。

  ■三兄妹省吃俭用

  “开学以来,弟弟才取过一次钱。”在哥哥康慨的眼里,弟弟康悦是家中最懂事的孩子,生活上非常节俭,尽管学校有食堂,但他还是坚持用煤油炉自己做饭。

  “吃学校食堂,一个月至少需要100元,而自己做饭最多也就十几元。”康悦目前正在会宁县二中读高二,在他看来,这样做,关键是能省下几十元,可以支援哥哥的生活费。康慨今年要参加高考,没时间做饭……

  康悦一个月10多元“生活费”是这样花的:从家里带面粉、土豆和咸菜,这方面再不需要花钱,每天兑面条,花1角钱,一个月平均要花3元;一个月用煤油3斤,花9元,总共加起来12元。

  “自从母亲摔了之后,他们几乎没有穿过新衣服……”叔叔康世让说。

  2005年秋天,叔叔康世让和妻子商量之后,花100元,给在县城读高中的兄弟俩一人买了一套西服。“两个孩子太苦了,转眼就要考大学了,应该顾及一下脸面。”

  一套50元的西服,对于其他的孩子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于康家兄弟来说,很奢侈了,他们舍不得穿。

  “对于我们兄妹三人来说,最大的心愿并不是穿新衣服,而是能买上几本新书。”康慨说,因为家里没有钱,他们兄妹三人很少买复习资料,经常借同学的看。现在,由于康慨和康悦远在县城住校,回家少,上学较近的康霞便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每天起早贪黑地帮家里干活,时常弄得全身脏兮兮的……

  “她是一个说话不多,但又十分懂事的女孩子,平时只关注自己的学习,从来不关注别人吃什么、穿什么,为了中午能多挤出一点时间来学习,不回家的她便经常就着凉水啃干馍……”康霞的班主任齐举贵说。

  ■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

  今年夏天,一个要考大学,一个要升高三,一个要考高中,对于康家三兄妹来说,由于支出的增多,负担越来越重,但是,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宏志班是会宁最好的文科班,康慨一直是班上前三名的学生,以他的成绩,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康慨的班主任周富贵说。同样,在另一位班主任蒙国锋看来,目前,在会宁二中希望班上学的康悦将来考上大学,似乎也不成问题,因为,希望班是该校最好的理科班级之一。与两个哥哥相比,康霞的学习成绩稍微差了一点儿,但她的班主任齐举贵说,以她现在的成绩,考上高中也没什么问题。“在我们这个地方,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能考上大学,最担心的就是孩子考上大学后,交不起学费。”叔叔康世让说,过去,他心想,只要孩子们能考上大学,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没想到,眼下的路很难走……平时寡言少语的康家三兄妹的母亲开始想办法:今年,她强忍病痛,艰难地喂了两头猪,准备做康慨考上大学后的费用。

  她说:“两头猪,顶多只能卖1000多元,但是,再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尽管“学业”越来越难,但兄妹三人并未因此过多受影响,相反,他们已经在开动脑筋想办法。康慨说,他要考一所能贷款、收费低又能勤工俭学的大学,这样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业。康悦说,他的目标,是能够考上一所军校,因为上军校费用就会低。当然,对于康霞来说,考大学还是3年以后的事情,其报考目标还不明确,但她说,两个哥哥就是她心目中的榜样,他们能做到的,她也要做到。

  (记者王艳明)新华社专稿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报道: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