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典广州”感动全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7日16: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和中图主办“经典广州今日视觉”全球征集活动高潮迭起,一幅幅珍贵老照片来历不凡,故事感人

  “我从南美洲的智利找到这张珠江全景图,比你们报上公布的那张还要长15厘米呢!”“我家传这张白鹅潭水面图是清朝末年拍摄的,比你们那张珠江全景图要早得多!”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一幅又一幅有关广州的珍贵老照片……本报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共同主

办、广东万家资讯有限公司承办、广州集成图像有限公司协办的“经典广州今日视觉”广州风貌摄影大赛暨历史图片全球征集活动自4月25日启动以来,来自全球各地的应征图片络绎不绝,来自台湾的、福建的、广西的,来自美国的、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人们对老广州的热情令人感动,羊城晚报在全球华人世界中的影响力也由此可见一斑。

  征集活动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记者采录一串感人故事……

  第一个找上门读者填补中图两项空白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部的倪俊明主任对活动开展以来的收获感到激动不已,因为收集到的老照片中有相当部分填补了中图在某些方面的空白,或者在品相上远远超过了中图的藏品。

  据倪主任介绍,活动启动的消息发布后,第一个找上门来的读者就给了他们莫大的惊喜。年过七旬的卫先生解放前在照相馆工作。他拿出一套30张民国时期的明信片,描绘了民国年间广州市公立孤儿教育院的开办情况。从画面上不仅可以看到身穿白色夏天制服的孩子们在草地上用队列排出“孤”、“儿”、“院”三字,而且非常生动地记下了女生上刺绣课、男生上木工课以及大家一起露营、游泳、学习急救、排练鼓乐等场面,反映出当年的“素质教育”水平一点也不输今日。倪主任说,他们以前只是从一本30年代的《广州指南》上知道有这样一所孤儿院,但从来没有发现过相关图片,这一批保存完好的明信片具有极为珍贵的文献价值。

  卫先生还有一件藏品是从他爷爷小时候就悬挂在家中客厅的《白鹅潭水面图》,据专家鉴定是由三张图片拼接而来,拍摄于清朝末年。画面十分清晰,可见白鹅潭当年桅杆林立、船艇如织的盛况,这一内容的图片也是中图所没有收藏的。

  

“经典广州”感动全球

  上图: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长堤泉州蔡其呈供稿

  来自智利“珠江全景”收藏过程传奇感人

  本次活动启动时,本报头版刊登了中山图书馆收有的一张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珠江全景图,长足有125厘米。刊出没几天,就有位姓刘的老先生“不服气”地找到中山图书馆,说自己的那幅更精彩。工作人员跟他到家里一看,好家伙!刘先生收藏的那张全景图长度达到139厘米,而且清晰度更高:不仅上世纪30年代长堤一带的建筑物形貌一一可见,而且细到楼房外墙上的“平安旅店”、“广州市自动电话”等字样都赫然在目!其品相之佳,为中图专家们所见同类照片之最,堪称广州“清明上河图”。

  说起刘先生收藏这张照片的过程也颇富传奇性。他曾于1998年旅居南美洲的智利,因为女儿一家在当地开了个小五金店。一天,常到五金店来买东西的一位智利人拿来了这张全景图,给刘先生这位中国老人赏玩,但对于照片的具体来历也语焉不详。估计在19世纪曾有一批中国人到智利修建公路,其中有部分人留了下来,可能其中就有广东华侨,其后代回乡探亲时把这张照片又带去了南美。刘先生不忍心这幅家乡的历史写照就此流落异国,咬咬牙花高价买了下来,带回广州,一直珍藏到今天。

  

“经典广州”感动全球

  上图:广州上下九旧景

  

“经典广州”感动全球

  上图:广州上下九新貌市民郑义摄

  五湖四海送图上门新旧广州全球分享

  说这些老照片“来自五湖四海”,一点也不夸张。

  福建泉州收藏家蔡其呈先生提供的一张旧杂志插图,是从现今爱群大厦位置俯拍的珠江北岸图,也许是集体躲避台风的缘故,江面上的木船一行行停放得密匝而整齐,很像今天的停车场。

  海南的收藏家周南捷先生则寄来了两本当年侵华日军的画报,上面的插图是日军占领广州期间的中山纪念堂,“天下为公”字样下的日本军旗和队列,令人触目惊心。

  台湾的“中央社”得知征集的消息,也从自己保存的上百万张大陆的历史照片中扫描了一批广州老城区市容图,传送广州。

  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退休的吴国坤老先生是由叶剑英元帅任校长的南方大学的毕业生,他送来一张1951年拍摄的南方大学小区远眺图,这个今日华师的旧址基本没有楼房,而今天的暨南大学当年还是一大片农田和荒地。

  另一位“送图上门”的潘文康先生更是个有心人,他趁在部队做宣传工作之便,选取了广州麓湖公园山顶亭以及五山省农科院一座楼顶为观察点,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每隔几年就到那里俯拍城市面貌。在潘先生的镜头下,广州城市的变迁真让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像五山农科院旁上世纪90年代初还只有一线铁路(广九铁路)通过、周围都是大片宁静的农田,可20年以后已是阡陌密布,分别有广源路、天河北路路尾等数条公路迎接车水马龙了。

  记者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访的一上午时间,竟然就遇到两位读者亲自将老照片送上门去,可见读者参与的积极性!

  今后,本报将在要闻版和专版陆续刊出征集到的珍贵老照片,以及热心市民拍下的今日形象,让新旧广州的风貌与全球读者分享。

  本报记者邓琼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