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同心行动·成都讲坛”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8日04:2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有媒体报道,就在有人大声疾呼“请不要宁肯穿着破烂的长衫、身心倍受折磨,也不愿放下架子去找一份足以解决温饱的平常工作”的时候,个别的高校毕业生已经无奈地喊出了“就把自己当文盲”的口号,并开始将眼光投向了服务员、维修工这类职位。

  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果真如此严峻吗?作为西部人才重镇,成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我市将采取哪些举措?昨日下午,在由市委宣传部与市人事局联合举办的第六期“同心行动·成都讲坛”上,市人事局机关党委书记周俊安为广大市民详细地分析了这些问题。

  现状一

  人才需求增幅<毕业生增幅

  2001年,110.4万;2003年,212万;2005年,340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

  周俊安介绍说,“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共培养了1082.4万名高校毕业生,而今年一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将达到413万,预计到2009年将接近600万,这期间总计将有26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将融入就业大军之中,比整个“十五”净增1500多万人。而在人事部对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等15个城市的调查统计中,统计地区的今年人才需求总量仅为166万余人,人才需求的增长幅度远远小于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幅度。

  在我省,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9万人,比去年增长27.6%。另据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共接收的高校毕业生38142人,而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数就高于这个数字。

  对策

  大学生就业纳入“为民实事”

  所有的事业单位新进工作人员全部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这一举措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公平的就业机会。周俊安说,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市早有动作。

  今年,我市还首次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全年将实现3000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并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实行目标管理。

  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

  目前,农村和基层的发展急需人才,因此,为了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也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我市于日前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我市农村、基层从事支医、支教工作,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等,并将进一步完善到农村和基层就业或服务的大学生在户籍管理、职称评定、社会保障、报考公务员以及自主创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制度上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提供保障。

  现状二

  人才培养脱节 企业重金外地聘贤

  “攀成钢每年都要花费一定的人力财力到外地招聘冶金方面的学生”、“康弘药业也在苦于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就在大家为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唏嘘不已的时候,周俊安还向大家介绍了与此相悖的另一种“奇怪现象”。他说,攀成钢每次到外地去招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是本地没有适合公司要求的冶金方面的人才。

  “学历不等于人才”、“学历不等于能力”,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并不是就业形势严峻的唯一原因。周俊安表示,一些高校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滞后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也就导致了一些社会急需和紧缺的大学毕业生严重缺乏,而某些社会需求饱和的人才又供大于求的现象出现。

  对策

  企业下订单 学校针对培养

  一边是高校毕业生绝对数量的逐年增长,而另一边则是对部分紧缺人才的渴求。周俊安透露,一些高校和人事人才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开始探索新的思路。

  日前,市人事局专门组织部分高校和企业举行座谈、调研,对订单式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据介绍,订单式培养模式主要是由企业提出订单需求,由学校按照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后再输送给企业。这样就避免了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问题。

  此外,今年,市人事局还专门和西南交通大学联合推出了就业指导“套餐”,适时根据人才市场风向标,为西南交通大学的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设计、综合能力测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本报记者 李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