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孩子成了教育的牺牲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8日06:00 光明网
郭立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05年国内五城市未成年人发展联合调查中学阶段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显示,这项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汕头等城市5875名初一到高二中学生的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在诸多方面呈现出一种不容乐观的趋势:视力水平大幅下降,睡眠时间减少,体质下降,以及心理素质的降低和思维能力的钝化。(《中国青年报》5月22日)

  是教育还是折磨?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在诸多方面呈现出一种不容乐观的趋势,拷问着我们的教育,更叩问着家长的身心。“我发觉中国的家长都望子成龙,都渴望孩子是天才,都希望孩子能一举成名,为此从小就给孩子上各种班,弄得孩子非常痛苦。”著名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诫中国学生家长,不要使孩子成为家长望子成龙的牺牲品。《中国新闻周刊》在今年3月份的相关报道中提到,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作为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未成年人,因学习压力而承受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显而易见,家长难辞其咎。

  中国孩子的课业负担比其他许多国家要沉重得多,父母为了使孩子早日成材,不惜剥夺孩子的休息、娱乐时间,代之以各种课余学习,这更加重了孩子们的负担,使他们痛苦不堪。这就是当代中国的教育现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人类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钢博士认为,目前我国青少年教育中很多问题的产生都在于,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功利化了,许多东西都要转化为一种数量的指标。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不遗余力地管教孩子,不过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出路,能够既有“素质”又会“应试”。需要指出的是,家长的所作所为也是迫不得已,归根到底,是应试教育迫使家长走进了教育误区。

  问题的症结在于,目前的学校教育与家长观念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培养方式,刻不容缓。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深刻的教育思想变革,非但需要学校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更需要树立大教育观,将素质教育延伸到校外,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促进,发挥其整体作用。事实也一再证明,进行素质教育绝不能单靠学校,单靠教师的努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最终结果。只有家长形成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才能顺利开展扎实有效的素质教育。但如何认识素质教育与考分及其与升学率之间的关系,非但需要家长转变观念,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是要改变目前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改变“考试定终身”的考试制度。

  教育是“教”和“育”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考分及其与升学率之间的关系,真正落实对学生的减负,不能仅仅靠政府部门单方面的努力。要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将减负落到实处,惟有政策的出台还远远不够,也需要得到家长以及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更需要教育改革的全面配套进行。最为根本的是要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建立起科学的社会用人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实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弱化文凭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只有社会成材的标准多元化了,只有重能力而不是重考分成为社会常态,中国社会才可能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要破解孩子的重重压力,必须开展扎实的素质教育。孩子不堪压力之重,身心发展在诸多方面呈现出一种不容乐观的趋势,向目前的教育体制敲响了警钟。教育是培养、塑造人,需要对“培养怎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有个明确的定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