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非敌非友” 不会走向全面对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8日06:22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如果冷静分析一下美俄关系未来的走向,就会发现尽管美俄因战略矛盾而争斗不断,但美俄可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非敌非友”的关系,即相互难以亲近,但也不会真正走向全面对抗。 从美国的角度看,尽管实力强大,但也不可能在国际社会无所顾忌。伊拉克乱局未了,伊朗核问题又接踵而来。而俄罗斯毕竟是核大国,其可支配和依靠的国际资源相当可观。有俄罗斯的支持和配合,美国才能顺利赢得阿富汗战争,才能在国际防核武器扩散等方面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如果美俄真正形成对抗,美国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没有忘记冷战的教训 从俄罗斯方面看,它也不希望与美国搞对抗。首先,美俄实力的不对称排除了真正意义上“冷战”的可能性,俄经济发展与美国相比仍然差距悬殊。其次,俄罗斯国内棘手问题依然很多,既无与美国对垒的实力,也无主动挑战的愿望。第三,俄罗斯也没有忘记冷战的教训,普京在国情咨文报告中强调,要“汲取冷战时期的教训”,以防止重新落入“军备竞赛”的泥沼。 “局部对抗”是可能的 美俄之间搞一些“局部对抗”是可能的,但绝不可能掀起新一轮“两大阵营对抗”,更不可能回到过去意义上的“冷战”局面。 总而言之,在当前美俄关系中,美国仍处于主动地位,美国一直对俄罗斯实行“双管齐下”的政策——既希望实现合作,又防范俄重新崛起。对此普京的对策是,对待“狼同志”既要沉着接招,又要避免翻脸,保持斗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 (本报综合报道) 本报综合报道 冷战是指国际间进行的战争形式之外的敌对行动。相对“热战”而言,是不见硝烟的又一战争形式。 “冷战”一词首先由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在1946年初提出。英国首相丘吉尔1946年发表的富尔敦演说和次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国情咨文,标志着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执行“冷战”政策和东西方之间,特别是美苏之间冷战时期的开始。1947年9月,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又发表了一系列分析“冷战”的文章,“冷战”一词开始广泛流行。“冷战”政策在实践中表现为组织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核战争恫吓,加强宣传攻势,破坏正常经济关系,干涉他国内政等。 1991年年底,随着苏联解体,世界原有的“两极格局”瓦解,“冷战”宣告终结。 名词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