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市民爆料看见带状云,南京近期不大可能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8日09:17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实习记者仲毅

  【金陵晚报报道】 “我刚才看见了一条带状的地震云,这就表示可能要发生地震或是将要有余震发生。”南京市民郑女士打进电话称,昨天下午5点50分她骑车路过大中桥时,突然发现由西向东方向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明显的“分界线”,并且还将整个天空一分为二。

  更令人奇怪的是,整个天空的上半部分全都堆满了云彩,而下半部分却没有一朵云彩。

  地震云?真如郑女士所反映的那样吗?带着种种疑惑,随后记者赶紧赶到大中桥进行现场查实。

  一条红色的带状物

  下午6点42分,当记者赶到大中桥时看到,虽然整个天空已经变成了一片浅红色,但是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天空的上半部分云彩比较密集,一朵一朵错综复杂地交错着。但是下半部分则留有一层淡淡的浅红色,基本上没有一朵云彩。尤其是在上下部分之间则由西向东留有一条深红色的条形带状物,干净利索地将天空“一分为二”,颜色非常耀眼。

  “你感觉天空的颜色有反常现象吗?”随后,记者问身边一位过路的市民李先生。“我感觉没什么变化啊,这红色应该是晚霞所产生的效果吧!”

  “那你有没有看见一条红色的条形带状物呢?会不会是将要出现哪些现象的兆头?”对于记者的提问李先生笑着说,他对天空的云彩既没有进行过任何的研究,平时也没有多注意观察。

  但是他个人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属于正常现象。“天空中的云彩在受到风力等因素影响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不断地发生形状的变化也在情理之中。”

  地震云很特别

  “我敢百分之百肯定那是地震云,并且我相信这种现象的出现预示着将要发生地震或者是还会有较大的余震发生。”郑女士回忆说,昨天她看到那片云时,脑海里第一个反应——那肯定就是地震云。

  当时天空的上半部分全都堆满了云彩,下半部分却没有一朵云彩,中间则留下了一道像被人用布抹过的一条带状的白色“痕迹”。而且这道“痕迹”的亮光特别明显,并且还将整个天空“一分为二”。

  “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当时那条带状物呈白色,而且还非常耀眼。”郑女士说,“天上的云彩是地壳物理场的反映,每当地下板块发生变化时,地球大气物理场会引起相应的变化,因此天上的云彩其实是地壳运动的表露,是大地运动的脉博,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

  除此之外,郑女士还告诉记者,在印尼海啸、伊朗等地震之前她都曾经看过地震云。但不同的是,地震云的形状有时会呈彩虹状,而有时则会呈现直线状。

  不作为预报手段

  “到目前为止,地震云还不能作为预测地震的前兆。”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杨建军告诉记者,除了一位日本地震专家曾经出过一本关于地震云现象的小册子外,到目前为止,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地震云的出现当成地震的前兆。杨建军说,一次地震的发生必须具备发生震级、发生时间和发生地点这3个要素。其中,预测震级的误差必须在0.5级范围内,时间正负不能超过10天,地点必须在50公里范围内。

  地震云的现象虽然存在,但它不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不能准确地将即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以及震级准确地预报出来,所以也就导致它不能成为预测地震发生的一个重要前兆现象。

  杨建军对于郑女士这种业余爱好十分提倡,他希望郑女士能够继续观察并有效记录,然后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就南京地区而言,尚未发现地震活动突出的短临异常变化,这就意味着南京地区近期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市民尽可以放心地从事各项工作和生活。

  ■新闻附件——

  南京千年未有大震

  据了解,南京曾发生过两次破坏性地震,一次是公元499年,另一次是548年,两次震级分别为4级和5级,其中后者极震区烈度达Ⅶ度。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内,断层分布广泛,地质单元属于扬子断块区,并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次级构造单元。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上,南京市主城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一直有潜在的地震威胁。防震不能主要依靠预报水平,地震预测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而更主要的是要在整个南京城为地震设防。根据南京市的地震主城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南京城区的1层至20层楼房按规定都要求按照0.1g设防,烈度在7度左右地壳运动基本可以抗住,有关人士担心的是,目前很多农村的自建房根本没有考虑到抗震性,潜在危险性比较大。仲毅(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