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慕毅飞:回报是需要弘扬的美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8日10:08 东方网

  她是一名特困生,当年是揣着乡亲们5元、10元凑成的500元钱进的大学;她靠着学校的补助和勤工俭学维持着学业,一周只吃一次蔬菜,穿的大都是别人捐赠的衣物。她的假期,本可用来打工,她太需要钱了。但从大一开始的6个假期,她却无一例外地为家乡的孩子补课,分文不取(5月27日《中国青年报》)。这个叫孟玲娜的学生,用令常人感动的方式,履行着常人该履行的道德操守——知恩图报;用乡亲们交口称赞的行为,昭告世人:回报是需要张扬的美德。

  近年来,常有一些人,弄出些不知感恩的缺德事,让人困惑:知恩图报的人之良知,怎么就迷失了?尤其是有一些人青少年,仿佛压根不懂得感恩。先是成都一所重点中学,70多个贫困学生吃了食堂3年不付钱的饭,他们都考上了大学,却没有一个学生,对食堂的承包人说过一句“谢谢”;后来,深圳那“感动中国”的丛飞事迹里,也有受了丛飞资助,却对丛飞没有一丝感恩之情的学生;最近,一位坚持40多年学雷锋的老模范,说他一直拿自己近一半的工资,资助过130多个贫困生读书,不少人因此完成了大学学业,但向他表示过谢意的学生,不足10%……与那么多连句“谢谢”都舍不得说的学生相比,孟玲娜的出现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例外,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惊喜。

  以善行回报善行,回报是对善行的鼓励,是对美德的感应,是道德能够持续下去、链接开来的动力与环节。善行的接受者,有作出回报的义务;善行的施予者,有期待回报的权利。该行善时不行善,固然有些不道德;该回报时不回报,无疑更不道德。我们倡导了许多年的“做好事不留名”,但这,绝不能成为某些人“受人之恩,不施回报”的理由。“好有好报”,就是对“回报”的约束,对“回报”的期待。从这个角度说,做了好事不留名,固然是好事;做了好事留了名,也仍然是好事。所谓的“道德”,只有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鲁迅语)。因为道德的法则决定了:只有让好人得到好报,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成为好人。

  普陀有一个寺庙,它有一间小禅房,四壁装满了镜玻璃,人一进去,就感觉到了一个宏大的厅堂。一个禅师说,镜子对着镜子,一个倒影来回投射,就会引发出无数的倒影;善行要是有了回报,一个回报就会引发无数的回报,世界也就充满了善行。佛理虽浅,践行却不易。不少人乐于受惠,却吝于回报。行善,常常有去无回。尤其是“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道德宣传,让一些吝于回报的人,心安理得地拒绝回报。长期以这种不道德的方式,对待道德,其结果必然是道德越来越少。要扭转道德滑坡的颓势,必须回归道德,从“道德基于回报”的常理做起。学校的道德教育,更应该以回报教育为核心。

  贫困生孟玲娜,无偿地为故乡的孩子补课,弘扬的正是“回报”的美德。


作者:慕毅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