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保水就是保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05:03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淠史杭灌区,如遇中等干旱年份,区内包括安徽的12个县(区)及河南省的1个县,就将有18亿立方米的水源短缺风险。然而,2000年以来,该灌区内3次遭遇严重旱灾,粮食生产却未受到缺水的困扰,确保了这个灌区1000多万亩农田的高产稳产。这一切是怎样实现的呢?请看——];

  近日,记者来到霍邱县农村采访,所到之处,一派春耕春种的繁忙景象。这个县自

4月率先从淠史杭史河灌区引水春灌,目前已引水2600万立方米,栽插水稻40万亩。一位老农站在汩汩流淌的灌渠旁感慨地告诉我们:“这些年来水稻连年丰收,多亏了淠史杭总局千方百计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这位老农道出的是整个灌区农民的共同心声。

  工程支撑:再“造”一座大型水库

  今年开灌之前,省淠史杭管理总局层层动员,组织技术力量,对所属工程建筑物和渠道工程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为灌溉提供安全运行的工程支撑。

  更重要的工程支撑在于近年来实施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区管理总局从构建灌区基本建设长效机制着手,加强灌区建设资金、质量和进度的控制,使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取得了预期效果。“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27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由0.50和0.45提高到0.53和0.48;农业灌溉用水节约量逐年增加,2005年节水量达到了1.2亿立方米,相当于再造了一座大型水库。

  总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加快骨干工程除险加固,开展田间工程配套试点,加快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工程管理技术创新,形成与节水增效相适应的工程基础,提高灌区工程对灌区供水安全的支撑能力。目前已经编制了总投资4.2亿元的灌区“十一五”建设规划,努力争取更多的中央投资。相信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节水的能力将不断加大,灌区的潜能将会得到更大的挖掘。

  优化配置:提高资源承载能力

  为确保灌区早中稻栽插期用水安全,早在4月14日,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就与灌区13个县(区)签订了春季农业供水合同,以灌区主水源大别山区五大水库4月1日的蓄水29.49亿立方米为计划水量,以供定需、水权到县、分时段供水,推动蓄、引、提三种水资源优化配置。

  “今年淠史杭灌区灌溉供水形势有两个主要特征。”总局负责人介绍,根据调查、预测,今年一是灌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提高,水稻栽插面积预计在1000万亩,水资源需求增大、用水时段集中;二是虽然正常年份水源可以满足灌溉用水需求,但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如发生中等干旱年份,18亿立方米的供水缺口,仍然存在着风险。为此,总局已加强了前期蓄水保水工作,制定了供水预案,签订了供水合同,全力帮助农户规避自然灾害风险。

  加强水资源宏观调控,是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强化需水管理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他们统筹城乡供水,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充分利用灌前、灌溉间歇期组织城市供水,协调推进工农业用水,保证了城乡饮水安全。以供定需,量入为出,灌区各县(区)在可利用水量的承载范围内确定保证灌溉面积,避免大的灌溉损失。充分挖潜,灌区各县(区)加强内部蓄水管理,合理安排灌水时段,充分利用塘坝和中小型水库的调蓄能力,积极规避灌溉高峰。灌区管理总局通过对引水总量的控制,定额供水,统一调配,计划管理,水权到县,县界量水,推进蓄、引、提三种水源优化调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安全需求,推动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

  高效服务:强化供水保障能力

  长丰县与寿县分水的沙井冲进水闸,多年来因为水稻栽插时间用水集中,致使矛盾频发,“你断我水、我断你路”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久前,记者来到这里,看到的却是和谐用水的喜人景象。原来,管理单位派了2名职工驻扎在这里,协调分水各方互监共测,维护分水各方的用水公平,及时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他们自个儿带着被褥和锅碗瓢盆,不要人招待,做得公道,我们没话讲。”正在巡水的长丰县一位张姓老汉拄着锹,言语中透着服气。

  打开淠史杭灌区灌溉服务网,今年春灌的供水形势一目了然。这是灌区管理总局构建的为用水户服务的公共平台,用水户通过这一网络,可以及时获知供水形势,合理安排生产用水。

  开灌后,总局抽调资深水利专家组成抗旱指导组,在灌区各地指导科学用水。加强对管理单位灌溉引水的指导,提高灌溉供水时效性。发展和巩固供水会商制度,推进供水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进供需关系的良性互动。还加强了对灌溉供水的组织领导和矛盾协调,对跨市渠道,由总局会同有关市进行协调与督查;对跨县的渠道,由所在市负责协调。水管人员坚持灌溉的全程服务,人随水走,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