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学眼光看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09:24 解放日报

  中国经济改革前无古人,不仅任务艰巨,而且运作复杂。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就需要集思广益,听取各方意见。理论界对改革有不同认识,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对于当前国内经济学界争论的一些焦点问题,恐怕还是应有科学的认识。

  关于市场取向改革:宏观调控不是否定市场经济

  中国改革走市场经济的路,是历史的必然。10多年前,邓小平讲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那是因为计划经济的弊病已经非常明显。旧体制运行了几十年,增速不低,但效益很差;而且,老百姓也没有得到多少实惠。按理讲,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不应该有重复建设,可那时由于盲目上马、重复建设导致的浪费,却达到了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程度。

  大凡过来之人,对计划经济的弊端都能记忆犹新。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计划经济总是强调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一切大小事务,都有周密的计划安排,可为何一旦执行起来就乱了章法?多数的解释是,政府的计划手段不够先进(如缺乏高智能电脑),信息反馈慢,计划没能赶上变化。这样讲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此见物不见人,未免有点肤浅。难道有了先进电脑,计划经济的弊端就能消除了?

  恐怕未必。说到底,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计划经济之所以失败,原因还得从政府的“人”身上去找。传统观点认为,政府都是大义为公的。可布坎南说,政府只是个抽象概念,它最终要由人组成,因此,若要分析政府行为,必须从人性出发。他还说,政府里的人,其实与常人没有分别,既不能超凡脱俗,也非无所不能。他们也有利己心,也会追求自己最大化的利益。

  把“经济人”引入政治学研究,布坎南首开先河。这一创举,不仅打通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通道,也拓宽了经济学的视野,让经济学对研究政府问题有了用武之地。比如,运用经济学的“最大化原理”推断政府行为,我们就不难明白,计划经济为何会失败?同时也能理解,我国为何要选择市场经济。

  1960年,布坎南出版了《公共财政》一书。他指出,政府官员的最大化利益与企业家不同。企业家追求的是利润,而政府官员不是。由于政府提供的是公共品,不仅难以盈利,就是赚了钱,官员也不能据为己有。因此,官员不会去关心政府盈利,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威信与权力。正因如此,受其“威信与权力”的驱使,官员通常会挖空心思、不计代价地去扩张财政预算。

  布坎南的论述所针对的对象显然是西方国家的政府及其官员,但仍然可以给我们以启发。若不带偏见,应当说布坎南的推断是对的。以往我国某些地方政府各式各样的“形象工程”、“跑部钱进”,其实都是很好的例子。“形象工程”,说穿了,是官员为升官创政绩;而“跑部钱进”,也是官员为了争取更高的威信与权力。俗话说,财大气粗。手里掌控的资金越多,权力也就越大。而麻烦在于,官员手里有了钱,就得找地方使,如此一来,盲目上马自难避免,重复建设想卡也卡不住。

  要追问的是,下面官员往上跑,为何还真能如愿以偿?科尔内说是由于“预算软约束”。而我的看法,是因为上头的官员也是“经济人”。若上头官员秉公办事,也不至于造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反正钱是国家的,下面的人也是为地方,这样钱给谁都一样,是赚是赔,对审批者个人无关痛痒。要是有人得了好处,那更是肆无忌惮,明知不该给的钱,也可能大笔一挥,把损失推给国家去承担。

  计划经济对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原因大抵如此。

  回头再说市场化改革。我国为何要转向市场经济?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资源要由市场配置,而且投资者须自负盈亏。这样,不仅能减低投资的盲目性,而且还可大大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这个结论,同样可由“最大化原理”推出。经济学讲最大化,是指以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收益。成本一定,收益越大越好;收益一定,成本越低越好。

  若从这个角度看,人们花钱办事,一定有4种类型: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又不讲效果。显然,第一种类型是市场经济;第四种类型,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

  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就是要告别那种“既不讲节约又不讲效果”的计划经济。当然,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并不意味市场经济就万能。经济学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共品以及存在外部效应,市场也会失灵,所以,政府对经济实施调控总是必要的。但要明白的是,政府调控不是搞计划经济。西方国家的政府调控司空见惯,可我们不能说人家也搞计划经济吧?

  计划经济是一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是一竿子插到底,既管宏观又管企业;市场经济则不同,政府调控是宏观调控,政府只调节市场,由市场引导企业。再有,我们摒弃计划经济,也不是反对企业有计划。计划经济与计划是两码事,切不可张冠李戴,更不能把“企业计划”的重要性,当作否定市场取向改革的借口。

  关于效率与公平:公平失衡不是效率之错

  效率与公平,其实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两者之间,也不可能有冲突。人们将它们对立并笔战不休,多半是出于误解,有点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味道。因为问题不存在,“敌人”是假想的,所以从理论方面看,这种争论的意义几近于零。就如同讨论大米与布匹哪个更重要,不仅徒劳无益,而且就是争论一万年,也不会有结果。

  说争论起于误解,是由于人们没有正确区分效率与公平各自管辖的范围。经济学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说企业分配要讲效率,社会分配要讲公平。企业分配是初次分配,社会分配是再分配,所以在分配次序上,效率要放在公平的前面。这样看,所谓效率优先,绝无贬低或轻视公平之意。企业求效率,政府求公平,井水河水,泾渭分明,怎么可能产生矛盾呢?

  认为效率与公平有矛盾,确实是把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混淆了。而且多数的情况,是把公平纳入到企业内部来考虑,许多争论也由此而生。实际上,企业分配是不必照顾公平的,公平是政府的事。企业分配只需追求效率,力争把蛋糕做大,这样,政府才能多收税,才有财力惠及低收入者而实现高水平的公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效率是公平的基础,也是前提。

  进一步说,效率优先,原本就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意。因为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要交换,就得保护私产;若保护了私产,企业内部分配就得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这个推理不复杂,不过为便于理解,还是分层来说。

  第一,交换经济必须保护私产。马克思说过,市场交换产生于两个前提:一是分工;二是保护私产。封建自然经济,男耕女织,没有分工,当然无需交换。但有了分工,若不保护私产,也不会有交换。私产不保护,意味着抢劫不违法,倘如此,结果一定是弱肉强食,盗匪横行。这样的经济,不可能是市场经济而是强盗经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就是例子。

  第二,国家立法保护了私产,则分工引发的交换,必定是等价交换。所谓等价,是指交易主体地位平等,买卖自由。在私产得以保护的条件下,任何人不得巧取豪夺,不得强买强卖。一切交易,均须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进行。

  第三,若将保护私产与等价交换导入企业,那么,企业分配就必须尊重要素所有者的产权,奉行等价交换原则,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

  举个例子,假定有3个人,他们分别是资本、土地和劳动的所有者。经过协商,他们都同意把各自的资本、土地、劳力拿出来合作,结果一年下来收入了1000万。那么,这1000万怎么分配呢?按照保护私产与等价交换原则,当然应该利益共享:资本得利润;土地得租金;劳动得工资。否则,令任何一方不参与分配,都是对私产的侵犯与对等价交换的违背。

  百多年前,经济学家帕雷托就提出了分配的最优状态标准,其核心意思与中国的一句俗语“各得其所”不谋而合。即是说,当每个人都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报酬时,就是分配的最优状态了。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无疑符合帕雷托所说的最优状态,经济学讲效率优先,指的也是这个状态。

  至此,说清了企业分配为何要追求效率。现在再说政府。由政府操作的社会再分配,重点应追求公平。政府与企业不同,政府追求的目标是最大化的稳定。要保持稳定,就得调节收入差距。睁眼看世界,当今发达国家,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是不重视扶贫的?他们通过累进所得税,从富人手里征税,再转移支付给穷人。所以,这么做,无非是为了防止两极分化,避免社会动荡。

  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追求公平还有一层原因,即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曾证明,1元钱分别给富人与穷人,效用是不同的。由于边际效用递减,1元钱对穷人的效用,往往要高过富人。区区1元钱,富人或许不屑一顾,而穷人有了这1元,却可免受饥饿之苦。于是庇古推论说,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就是收入的均等化。

  尽管有人不赞成庇古,但笔者认为,适当调节贫富差距,富人不会因此变穷,而穷人却可以增益。无论如何,这也是个改进公平的可取之法。不过要指出的是,调节贫富差距,不等于劫富济贫,政府要调控有度,不能助长仇富心理。共同富裕是目标,但不可能齐步走,必须有人先富,有人后富。富不是坏事,只要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谁先富,政府都应当鼓励。

  再强调一点。时下社会公平存在诸多不足,并非是重视效率造成的,而是以往社会再分配的思路出了偏差。比如,过去的财政定位,一直是生产性的。生产性投资过多,扶贫性投入偏少;城市投资过多,农村投入偏少。如此形成的社保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绝不是追求效率之错。若把矛头指向效率,恐怕是板子打错了地方。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王东京

  中国经济改革前无古人,不仅任务艰巨,而且运作复杂。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就需要集思广益,听取各方意见。理论界对改革有不同认识,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对于当前国内经济学界争论的一些焦点问题,恐怕还是应有科学的认识。

  关于市场取向改革:宏观调控不是否定市场经济

  中国改革走市场经济的路,是历史的必然。10多年前,邓小平讲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那是因为计划经济的弊病已经非常明显。旧体制运行了几十年,增速不低,但效益很差;而且,老百姓也没有得到多少实惠。按理讲,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不应该有重复建设,可那时由于盲目上马、重复建设导致的浪费,却达到了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程度。

  大凡过来之人,对计划经济的弊端都能记忆犹新。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计划经济总是强调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一切大小事务,都有周密的计划安排,可为何一旦执行起来就乱了章法?多数的解释是,政府的计划手段不够先进(如缺乏高智能电脑),信息反馈慢,计划没能赶上变化。这样讲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此见物不见人,未免有点肤浅。难道有了先进电脑,计划经济的弊端就能消除了?

  恐怕未必。说到底,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计划经济之所以失败,原因还得从政府的“人”身上去找。传统观点认为,政府都是大义为公的。可布坎南说,政府只是个抽象概念,它最终要由人组成,因此,若要分析政府行为,必须从人性出发。他还说,政府里的人,其实与常人没有分别,既不能超凡脱俗,也非无所不能。他们也有利己心,也会追求自己最大化的利益。

  把“经济人”引入政治学研究,布坎南首开先河。这一创举,不仅打通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通道,也拓宽了经济学的视野,让经济学对研究政府问题有了用武之地。比如,运用经济学的“最大化原理”推断政府行为,我们就不难明白,计划经济为何会失败?同时也能理解,我国为何要选择市场经济。

  1960年,布坎南出版了《公共财政》一书。他指出,政府官员的最大化利益与企业家不同。企业家追求的是利润,而政府官员不是。由于政府提供的是公共品,不仅难以盈利,就是赚了钱,官员也不能据为己有。因此,官员不会去关心政府盈利,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威信与权力。正因如此,受其“威信与权力”的驱使,官员通常会挖空心思、不计代价地去扩张财政预算。

  布坎南的论述所针对的对象显然是西方国家的政府及其官员,但仍然可以给我们以启发。若不带偏见,应当说布坎南的推断是对的。以往我国某些地方政府各式各样的“形象工程”、“跑部钱进”,其实都是很好的例子。“形象工程”,说穿了,是官员为升官创政绩;而“跑部钱进”,也是官员为了争取更高的威信与权力。俗话说,财大气粗。手里掌控的资金越多,权力也就越大。而麻烦在于,官员手里有了钱,就得找地方使,如此一来,盲目上马自难避免,重复建设想卡也卡不住。

  要追问的是,下面官员往上跑,为何还真能如愿以偿?科尔内说是由于“预算软约束”。而我的看法,是因为上头的官员也是“经济人”。若上头官员秉公办事,也不至于造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反正钱是国家的,下面的人也是为地方,这样钱给谁都一样,是赚是赔,对审批者个人无关痛痒。要是有人得了好处,那更是肆无忌惮,明知不该给的钱,也可能大笔一挥,把损失推给国家去承担。

  计划经济对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原因大抵如此。

  回头再说市场化改革。我国为何要转向市场经济?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资源要由市场配置,而且投资者须自负盈亏。这样,不仅能减低投资的盲目性,而且还可大大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这个结论,同样可由“最大化原理”推出。经济学讲最大化,是指以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收益。成本一定,收益越大越好;收益一定,成本越低越好。

  若从这个角度看,人们花钱办事,一定有4种类型: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又不讲效果。显然,第一种类型是市场经济;第四种类型,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

  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就是要告别那种“既不讲节约又不讲效果”的计划经济。当然,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并不意味市场经济就万能。经济学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共品以及存在外部效应,市场也会失灵,所以,政府对经济实施调控总是必要的。但要明白的是,政府调控不是搞计划经济。西方国家的政府调控司空见惯,可我们不能说人家也搞计划经济吧?

  计划经济是一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是一竿子插到底,既管宏观又管企业;市场经济则不同,政府调控是宏观调控,政府只调节市场,由市场引导企业。再有,我们摒弃计划经济,也不是反对企业有计划。计划经济与计划是两码事,切不可张冠李戴,更不能把“企业计划”的重要性,当作否定市场取向改革的借口。

  关于效率与公平:公平失衡不是效率之错

  效率与公平,其实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两者之间,也不可能有冲突。人们将它们对立并笔战不休,多半是出于误解,有点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味道。因为问题不存在,“敌人”是假想的,所以从理论方面看,这种争论的意义几近于零。就如同讨论大米与布匹哪个更重要,不仅徒劳无益,而且就是争论一万年,也不会有结果。

  说争论起于误解,是由于人们没有正确区分效率与公平各自管辖的范围。经济学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说企业分配要讲效率,社会分配要讲公平。企业分配是初次分配,社会分配是再分配,所以在分配次序上,效率要放在公平的前面。这样看,所谓效率优先,绝无贬低或轻视公平之意。企业求效率,政府求公平,井水河水,泾渭分明,怎么可能产生矛盾呢?

  认为效率与公平有矛盾,确实是把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混淆了。而且多数的情况,是把公平纳入到企业内部来考虑,许多争论也由此而生。实际上,企业分配是不必照顾公平的,公平是政府的事。企业分配只需追求效率,力争把蛋糕做大,这样,政府才能多收税,才有财力惠及低收入者而实现高水平的公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效率是公平的基础,也是前提。

  进一步说,效率优先,原本就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意。因为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要交换,就得保护私产;若保护了私产,企业内部分配就得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这个推理不复杂,不过为便于理解,还是分层来说。

  第一,交换经济必须保护私产。马克思说过,市场交换产生于两个前提:一是分工;二是保护私产。封建自然经济,男耕女织,没有分工,当然无需交换。但有了分工,若不保护私产,也不会有交换。私产不保护,意味着抢劫不违法,倘如此,结果一定是弱肉强食,盗匪横行。这样的经济,不可能是市场经济而是强盗经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就是例子。

  第二,国家立法保护了私产,则分工引发的交换,必定是等价交换。所谓等价,是指交易主体地位平等,买卖自由。在私产得以保护的条件下,任何人不得巧取豪夺,不得强买强卖。一切交易,均须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进行。

  第三,若将保护私产与等价交换导入企业,那么,企业分配就必须尊重要素所有者的产权,奉行等价交换原则,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

  举个例子,假定有3个人,他们分别是资本、土地和劳动的所有者。经过协商,他们都同意把各自的资本、土地、劳力拿出来合作,结果一年下来收入了1000万。那么,这1000万怎么分配呢?按照保护私产与等价交换原则,当然应该利益共享:资本得利润;土地得租金;劳动得工资。否则,令任何一方不参与分配,都是对私产的侵犯与对等价交换的违背。

  百多年前,经济学家帕雷托就提出了分配的最优状态标准,其核心意思与中国的一句俗语“各得其所”不谋而合。即是说,当每个人都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报酬时,就是分配的最优状态了。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无疑符合帕雷托所说的最优状态,经济学讲效率优先,指的也是这个状态。

  至此,说清了企业分配为何要追求效率。现在再说政府。由政府操作的社会再分配,重点应追求公平。政府与企业不同,政府追求的目标是最大化的稳定。要保持稳定,就得调节收入差距。睁眼看世界,当今发达国家,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是不重视扶贫的?他们通过累进所得税,从富人手里征税,再转移支付给穷人。所以,这么做,无非是为了防止两极分化,避免社会动荡。

  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追求公平还有一层原因,即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曾证明,1元钱分别给富人与穷人,效用是不同的。由于边际效用递减,1元钱对穷人的效用,往往要高过富人。区区1元钱,富人或许不屑一顾,而穷人有了这1元,却可免受饥饿之苦。于是庇古推论说,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就是收入的均等化。

  尽管有人不赞成庇古,但笔者认为,适当调节贫富差距,富人不会因此变穷,而穷人却可以增益。无论如何,这也是个改进公平的可取之法。不过要指出的是,调节贫富差距,不等于劫富济贫,政府要调控有度,不能助长仇富心理。共同富裕是目标,但不可能齐步走,必须有人先富,有人后富。富不是坏事,只要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谁先富,政府都应当鼓励。

  再强调一点。时下社会公平存在诸多不足,并非是重视效率造成的,而是以往社会再分配的思路出了偏差。比如,过去的财政定位,一直是生产性的。生产性投资过多,扶贫性投入偏少;城市投资过多,农村投入偏少。如此形成的社保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绝不是追求效率之错。若把矛头指向效率,恐怕是板子打错了地方。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