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论文造假波及初中孩子 科普之路还有多少羁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11:32 青岛新闻网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大门紧闭,论文造假波及孩子,优秀科技老师难觅——科普之路还有多少羁绊

  5月21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等单位主办的2006年青岛市科技活动周暨科普活动月活动在当代广场正式启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市各学会、协会、企业科协及七区五市相关单位组织的100余项科普活动将陆续在全市展开,为市民献上丰盛的科

技大餐。这是青岛的第三个科普月。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科普,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记者在调查采访我市第三届科普月活动中,发现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尴尬事,如何解决好这些阻碍科普推进的矛盾,应引起全社会的深思。

  尴尬之一 青少年工作室工作时间闭门谢客

  前不久,来青考察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家遇到了这样一件尴尬事。专家提出去实地看看我市新建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两个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工作室,中科协投入4万元购置设备,青岛市科协投入1万元购买器材。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专家们来到八大峡社区时,本应是开放时间的科学工作室却大门紧闭。好不容易找人打开门,里面的部分科普器材却已经不见了踪影。工作人员说是借给了附近的小学。

  上周末,记者到这里采访,希望能参观科学工作室。值班的八大峡街道负责人尚不知道街道里有这么个“好地方”,分管文体活动的主任因上任不久,也从没去过这个工作室。因该街道办和少年宫同在一座楼上办公,2005年工作室成立时,科协与街道办签订协议,借用少年宫的一处教室放置器材,科协负责投入设备、器材,负责培训教师,街道办负责组织孩子参加活动。随后,记者获知,工作室成立前期曾搞过活动,但后来部分器材借给了附近的学校。

  八大峡街道教育助理董军介绍,街道共有小学生1600多人,中学生1000人左右,但周末几乎无人光临身边的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工作室刚开门没几天就成了摆设。因为现在没有孩子愿意动手了,更没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来。

  尴尬之二 论文造假波及孩子面试环节露出马脚

  刚刚结束的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借鉴了青岛的经验,增加了面试。孩子被带到单间里,与两个专家进行面对面交谈。此举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创新作品究竟是不是出自学生之手。专家说,这是被骗出来的经验,有些家长和老师为了让孩子得奖,亲自上阵写论文,拼接机器人,然后署上孩子的名来参赛。果然,新办法一实行就抓出了造假者。一个初中孩子写的科技论文得到专家好评,进入面试,专家刚刚提了两个问题,男孩就红了脸,一阵沉默后,孩子突然哇哇大哭:“你们别问了,不是我写的,我不知道。”

  “说到论文造假,大家都以为是成年人的行为,现在这股风竟然波及到了初中生。”专家介绍,去年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获得省科技创新大赛奖的学生能获得中考、高考加分,因此一些老师和家长为拿高分选择做了“枪手”。

  尴尬之三 学音乐英语是捷径学科技好干什么?

  “孩子学习要紧,其他的事一概不让他参加。”八大峡街道居民王绮丽从双星市场上给孩子买了早饭,一路小跑往家赶。他的儿子上初二,周六上午要去参加英语辅导班。她知道社区里有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街道上常跟我说,老是不去也不好,有时候我就叫孩子去点个卯,接着溜。有那些时间还不如多学点文化课,考试挣两分。”王绮丽说,她包办了儿子学习以外的所有事务,好让孩子专心读书。

  王绮丽不愿让孩子去科学工作室,有她自己的考虑:“从他上初一我就开始关心中考的事,科技得奖是能加分,但不直观,那东西有时候就靠灵感,不像学英语,会的单词多肯定阅读能拿分。学钢琴、学艺术还能走个捷径,学科技好干什么?”

  尴尬之四 辉煌不再备受冷落科技老师如今难觅

  1976年,徐秉义担任国棉二厂子弟小学的大队辅导员,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领着学生“玩”,不过要“玩”得有科技含量。回忆起那个辉煌的年代,徐老师一脸幸福:1978年科技大会一开,全国的发明班、科学兴趣小组办得可红火了。那时候科技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生们捣弄着明暗灯、门铃、感应灯,科技课器材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具,科技教室也就成了学生们向往的地方……

  徐秉义教的学生得了1981年山东省科技作品展二、三等奖,1998年创造发明竞赛奖。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厂办学校,科技教育有声有色。话题回到现实中,徐老师语气里带着伤感。学钢琴、学美术,孩子的选择多了,科技这个抽象的词已经失去往日的光环。时至今日,还坚守在科技阵地上的老师屈指可数,有热心又能耐得住寂寞的科技辅导老师并不好找。

  不仅如此,前不久,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招聘工作人员,考虑到中心的工作性质,在计算机、外语考试之后,中心对二十多个入围的选手进行了“动手做”考试———照着模型做一辆太阳能小车。完成这样的作品,培训班的小学生要花一个小时时间,可二十多个成年人能在一小时里做完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做出的作品里还大都不合格。有人不会用改锥,有人不会上螺丝,成年人闹出的笑话让招聘方领导笑不出来。

  思考之一 我们忽视了孩子的需要

  贵州路小学一姓周的小学生参加过八大峡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落成后的第一次活动,他告诉记者:“里面可好玩了,有木工用的刨子,四驱车模型,会唱歌跳舞的机器人……”但后来再去的时候,门上了锁。

  专家们说,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科技是满足他们好奇的重要内容,但成人因为种种现实的功利因素,忽视了孩子的需要,造成了孩子所谓对科技知识冷淡的假象。

  思考之二 我们忽视了智力能力开发

  青岛市家长学校的王桂祝说,从研究结果看,手巧可以拓展思维,孩子从动手做开始总结科学方法,能更快地掌握知识。手的灵巧程度是大脑发育状况的标志之一。

  在澳大利亚读书的林雅枚介绍在澳大利亚,社区里面有活动室,孩子们拿着锤子、电焊什么的在里面敲敲打打,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我见到扔掉的冰箱、电视甚至是汽车,但从来没见到哪个孩子扔掉坏了的钢笔和笔袋。骑自行车的学生自己修理脚踏板,修理链条,在她看来,这些活只有父辈的人才会干。而现在,岛城的家长谁还愿意让孩子去学这些考试不加分的雕虫小技呢?

  我市资深物理教师王伟庆说,现在孩子动手能力差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中学物理和化学学习,单从考试上看,学生在试验方面失分是最多的。动手能力差已经严重制约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思考之三 我们忽视了孩子创造之心

  笔坏了扔掉再买,玩具坏了扔掉再买,牙刷是自动的,相机是“傻瓜”的,习惯了“一次性”和“傻瓜”生活的孩子,创造力也打了折扣。

  在刚刚结束的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上摘取第一名的初三学生孙艺晨坦言:“我愿意干活。”因为会修理拖把、会修理电灯、会修理简单的活页门,孙艺晨在同学中人缘很好。孙艺晨的发明很简单,别人的雨伞和伞套是分开的,可他的创意却把两者合为一体。不用伞的时候,就用固定在伞头上的塑料罩将伞整个包裹起来,伞面上的水不至于流到外面。评委王仲鲁介绍起孙艺晨说:“他没有辅导老师,全凭自己动手,作品技术含量不高,但难得的是他对社会的热心。好的动手能力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记者赵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