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知受惠足者常乐(童世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11:46 东方网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重要的不是如何获得幸福,而是如何配得上幸福。

  我还想加上一句:重要的不是如何感受幸福,而是如何养护感受幸福的能力…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健康、富裕、美丽、荣誉、地位、成就、受人尊敬、令人羡慕……这张清单可以拉得很长。但同样是这些东西,是轻而易举得到的,还是经过自己奋斗

得到的;是用正当手段得到的,还是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决定了拥着这些东西的人们是否配得上幸福、在多大程度上配得上幸福。

  如何得到幸福?要有充分的营养、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教育、悉心的照顾…这张清单同样可以拉得很长。为了孩子的幸福,每位家长可以说都在考虑这张清单,都想在这张清单的每一项目旁打上勾。与更多考虑“下一辈”的西方人相比,更多考虑“下一代”的中国人,对孩子能否得到幸福,几乎可以说个个都做到了殚思极虑,精益求精。

  但幸福是要人去感受的;只有对于具有感受幸福能力的人来说,幸福才是真实的东西。近年来多次有关“幸福感”的调查表明,人们的幸福感与物质生活条件固然有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那么简单。常常出现这种情况:物质生活水平高的城市的居民幸福感不及物质生活水平较低的城市的,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不及农村的,较高收入阶层的幸福感不及较低收入阶层的。报纸上经常有这样的报道:“怎么回事?钱有了,快乐丢了……”。

  因此,对家长们来说,不仅要考虑如何让孩子们获得幸福,而且要考虑如何让孩子们配得上幸福;为了让孩子们将来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德行来配得上幸福,应该让他们现在就懂得幸福是要有能力来感受的。

  什么是感受幸福的能力呢?长辈们有一句老话,叫做“知足者常乐”。在这个日新月异、不进则退的时代,这句老话显得太消极了。假若我们的孩子们从小都知足而乐,不思进取,我们的民族就没有未来了。但是我想,假如我们搞清楚“知足者常乐”的前提,尤其是假如我们把“知足者常乐”理解为“知受惠足者常乐”、“知恩图报者常乐”,长辈的老话对今天的孩子们理解什么是“感受幸福之能力”,还是可以有重要启发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夫子是一个“知足者常乐”的典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句很有名的话就是孔夫子说的。但并不意味着孔夫子不懂享受、无所追求。恩格斯说过,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人不仅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且要满足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实际上,孔夫子对生活质量是很讲究的,讲究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程度。孔子甚至还有过发财的想法,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孔夫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有“所求”,而且知道何者为“可求”。所以他接着说:“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他还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就是说,一旦发现不可求,一旦发现自己的欲望违反社会规范,或者超出自己能力,就不要再勉强自己了。换句话说,“知足者常乐”的前提是社会规范和个人能力。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尽力提高和发挥自己的能力之后,我们要学会知足而乐。

  “知足者常乐”是就自己而言的,“知受惠足者常乐”不仅涉及自己,也涉及别人。那些不知足的人,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往往并不是对自己不满意,对自己的工作和努力不满意,而是对客观条件不满意,对别人的帮助不满意,所以,哪怕在别人眼里他已经得到了不少,哪怕与过去相比他的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了不少,他还是觉得不满意,怨天尤人,无乐可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知受惠足者常乐”比“知足者常乐”更有道理。

  其实,凡读过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人,都该知道,有多少理由让自己对命运、对社会、对父母、对老师、对这世界感激不尽的!海伦写道:

  “只有聋者才知道听觉的重要,只有盲人才理解到视觉所包涵的千姿百态的赏心乐事。这一观点特别适用于那些在成年后才丧失视觉和听觉的人。而那些视觉和听觉从未受到损害的人则很少充分利用这些有幸获得的官能。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模糊地、漫不经心地、不加欣赏地容纳入所有的景象和声音。还是那句老话:失后方知难得,病时倍思健康。”

  这位很小时候开始就又聋又盲、毕生写了十八本书的女作家告诉我们,即使在听觉和视觉一并丧失的情况下,与其一味抱怨命运之神的吝啬,还不如去努力享受命运之神的慷慨—她毕竟给了我们那么多我们还具有的东西,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其他感官,给了我们父母师长的关怀、大千世界的美妙,尤其是给了我们领悟生命、统帅感官、感受世界的心灵,哪怕这心灵,这唯有人类才有的心灵,除了能感受快乐之外,确实还常常会感受痛苦。但是,假如这个世界完全没有了痛苦,我们可能会有新的抱怨,可能要抱怨这世界缺少了坚毅、勇敢、同情这样一些高尚品质了,因为在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里,坚毅、勇敢、同情这些品质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作者:童世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