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浙大在长兴“点木成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0:58 杭州日报

  人做了“美容手术”能变漂亮,植物做了“美容手术”立马就赚大钱。在长兴,一棵原本“长相”普通的罗汉松,经过“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工作人员的巧手改良和嫁接,身价从70元飙升到800元。像这样的罗汉松,当地就有30多万棵。

  从2004年10月在长兴正式挂牌起,“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基地”的30余名“流动性”教授就如何增加长兴苗木的附加值,开始了不断创新。基地创办人史锋教授笑

称自己是“收破烂”的:以前农民当柴火烧的紫薇树树根,他们嫁接上日本品种的紫薇,在一次苗木交易会上,卖出了两株7万元的价格;以前经过取油后,成片废弃在山上的油茶树,他们嫁接上了云南山茶花,每棵能卖到3500元,这是一苗珍品兰花的价格……动个脑筋,加点技术,这些普通苗木的身价就翻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在基地,还有不少经过生物技术改造后稀奇古怪的植物,比如树龄七八十年的白花继木的根嫁接上了红花继木;普通的榆树和一级濒危植物雄性醉翁榆嫁接到了一起,花开的时候不会再飘絮;通过基因改造,矮化的油桃树一棵可以结上500多个桃子……史锋说:“现在基地已经栽培了近十种濒危植物,生产了20余个新品种,既保护了濒危植物,又创新了园林品种,提高了当地的园林品质。”

  除了折腾生物技术,该基地还免费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有300余农户直接受益,几千人间接受益,至少有7家长兴苗木企业以基地为依托,与其开展资源和人才方面的合作。

  像这样与浙大的“亲密接触”,长兴县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2004年,该县与浙大签署了《长兴县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科技合作协议书》后,双方合作关系更加密切。长兴县不仅每年设立了300万元的科技合作专项基金,去年还与浙江大学共同承担了16个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共同建立了6个科研、教育、实习基地,而且在人才培养协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个县与浙大如此全方位合作,史锋教授称自己前所未闻。

  对县校合作共建新农村实验示范区,长兴县委书记邵毅认为,浙江大学是省内理论研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三农”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长兴县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寻找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民居住的相对集中。进一步加强与浙江大学合作后,势必使农业龙头企业培养、大批职业农民培训、村庄规划等方面事半功倍。

  项目是合作的主心骨。在今年5月,长兴与浙大又有15个合作项目,其中农业方面的8个包括农业科技孵化项目、野生茶资源调查、农业新产品开发和综合利用等。

  近期,长兴将对浙江大学的合作项目进行筛选分类,分别纳入部门工作,由部门直接推动。接下来,他们将通过搭建一些载体、构筑一些平台,建立长兴与浙江大学长期合作的机制。

  长兴县政策研究室一位负责人称,目前他们的想法是,初步建立浙大长兴技术转移和对接中心,该中心既能使浙大的科研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又能使长兴的产业在科技支撑下得到提升;建立浙大在长兴的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发挥硕博士实践基地的载体作用,推进科研能力提升和发展;建立人才培训、交流机制,在发挥浙大人才优势,加强长兴人才培训的同时,探索浙大学子到长兴乡镇、部门进行挂职实践等。

  (记者范琛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