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治理高招腐败不能“自我清白假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2:30 东方早报

  前段时间,《华夏时报》刊发了《联招公司“20万就能上清华”内幕调查》一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方面,一些有正义感的业界人士和专家面对记者,痛揭高校招生过程中的种种违规现象,并曝出“幕后黑手有教育官员”、“招办负责人往下层层加钱”等惊人内幕;一方面,各大高校以及教育部门坚决进行否认,怒斥为“胡说八道”,称“这种事情不能推测”,教育部也斩钉截铁地下了“肯定是骗人”的断语。

  面对招生腐败污点拷问,有关部门这种“自我清白假设”的态度似乎是一贯的。所谓“自我清白假设”,是指对一问题的归咎和问责中,先在地假定自己是清白的,而且这种清白不用证明、无可置疑、不可拷问的。对招生腐败的态度就带着强烈的“自我清白假设”意味:制度是清白的,官员是清白的,高校是清白的,问题全出在骗子身上,“20万就能上清华”纯粹是招生骗子为骗钱而制造的烟幕。

  我认为,一个负责任的公共部门,就不该以“自我清白假设”的态度回避舆论的追问。权力本身就包含着可能导致腐败的因子,所以任何性质的权力都没有“自我清白假设”的资格;面对公众质疑时,都必须在“宁可信其有”的姿态下拿出充分的证据自证清白———面对媒体“揭黑“扒出的招生腐败污点,有关部门未经调查就断言“肯定是骗人”,这是说不通的。

  我感觉,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断言“20万就能上清华”的广告“肯定是骗人”,起码要摆出足够和充分的制度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官员不会出问题”:比如监管制度足够地严密,招生程序足够地透明公正,惩罚措施有足够的威慑力———拿出这些“硬件”后,并保证制度有效力约束官员和高校不会向外出卖招生权力,如此才有资格把问题归咎到其他方面。

  从另一个角度看,教育部门也不能以“自我清白假设”的态度置身于度外。高考招生录取前“交费能拿到招生指标”信息的泛滥,并非今年刚出现的特别现象,实际上年年都是如此———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如果一种宣传纯粹是骗局的话,那么这种宣传是“不可持续存在”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公众可能会受骗一次两次,但多次博弈后,同样的骗局就不可能存在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一种彩票从未有人获过大奖,还会有几个人去买这种彩票?同样,考生家长再望子成龙心切,获得内部指标的愿意再强烈,也不至于集体性丧失常识理性的。

  所以,对于“20万就能上清华”之类招生信息的泛滥,有关部门还是先别“自我清白假设”地把所有责任都泼到骗子身上,应该以“宁可信其有”的姿态反省自身的制度安排。对招生公平最大威胁并不是区区一群真骗子,而是在体制内那些打着合法旗号的“假骗子”。

曹林 刘景 任大刚 徐德芳 单雪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