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季度居民住房消费大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6:22 大洋网-广州日报

  今年一季个人房贷256亿元

  仅是2004年同期五分之一

  尚不及2005年同期的一半

  据新华社电 中国人民银行5月25日公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05年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比上年下降12.6个百分点。

  公开资料表明,2006年,一季度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256亿元,仅及2004年同期的五分之一,不及2005年同期的一半。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居民住房消费大量减少并发生了根本的逆转。

  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在居民住房消费迅速下降的情况下,国内房地产市场则异常活跃、价格迅速上涨。

  分析人士认为,金融对房地产的调控,还应该出台更多相关配套政策,以确保经济不会因资产价格步步高升后出现硬着陆。

  抑制房价 银行举足轻重

  在我国,房地产金融在金融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央行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底房地产贷款达到3.07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14.84%,与GDP的比率为16.75%;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84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8.9%,与GDP的比率为10.0%,这使得银行在抑制房价上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世界银行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也认为,今年头几个月的新增贷款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流向了房地产开发商”。

  分析人士认为,房贷总量激增是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而高房价不仅让贷款购房者承担了高负债之苦,还可能产生影响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外部效应。

  主流观点普遍认为,面对目前并不理性的房地产市场,央行有责任敏捷而审慎地对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促使商业银行积极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之积累。市场人士同时认为,在高流动性压力下,银行面临的放贷需求不断加大,能否坚守银监会提出的放贷条件是个问号。

  推动住房金融产品创新

  据悉,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信贷为主的住房金融体系。但这个体系近几年开始显现出不能适应的迹象。“在商业性住房金融领域,风险过分集中在银行系统,应推动住房金融产品创新,防范风险。”在4月底召开的住房金融体系研讨会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这番话实际又直接。

  吴晓灵透露,央行目前正考虑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不仅要努力拓宽一级市场融资渠道,比如房地产投资信托、开发项目债券等等,同时要大力发展二级市场工具。

  资深人士指出:目前的房贷政策有缺陷,仅发挥了推动房地产业发展的功能,而放弃了对房地产业调控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不断扩大房贷规模,少问房贷结构。

  吴晓灵也坦言,目前没有适合中低收入人群住房的金融产品,市场没有细分,缺乏支持不同人群住房需要的金融产品,今后将加快这方面的研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