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时间诞生富豪无数 房地产业怎成腐败温床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8:59 新华网 |
5月28日《北京晨报》报道: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26日对杭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部长徐松林涉嫌受贿一案进行开庭审理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徐松林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零6个月,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3万元,所得赃款予以追缴。被告人徐松林利用职务之便,为5家公司在房地产开发、撤资补偿、公司经营等事项上谋取利益,先后收受有关人员所送的钱财折合人民币共计33万余元。 看看,又是一个在房地产开发上收“黑钱”而栽了跟头的官员!在公众记忆中,相同的情节已经连续出现好几次了——前不久落马的“三玩”(玩权力、玩金钱、玩女人)副市长,湖南郴州原副市长雷渊利,在任时先后收受个人及单位所送财物143次,折合人民币共计949.5018万元,在39个涉嫌行贿的单位和个人中,有18个是房地产公司! 众所周知,中国的房地产起步比较晚,但也就是这几年时间,这个行业诞生的富豪却让其他行业望尘莫及。某些房地产商在短期内成为富豪,真的是凭他们个人的能力与智慧吗?不是!不少人靠的是利用政府权力,是勾结政府官员对民众的财富及农民土地资源的掠夺而“一夜暴富”,火爆的楼市背后有着非常深的权力阴影和腐败土壤。 当下的房地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权力寻租的温床”。在房地产开发各个环节的腐败中,都不难看到官员的身影,只不过有些显露一些,而有些隐蔽一点。有人查阅了几年来关于贪官的近百篇报道,发现几乎每个贪官都与房地产腐败有关。有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说句实话,我们这套把戏当官的清楚得很,但拿人手短,只要场面上能过得去,他们自然会睁只眼闭只眼。一个楼盘如果运作顺利,一般两年半就可卖完,随着销售结束,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自然烟消云散淡出公众视野。 房地产行业作为和政府关系紧密的特殊行业,极容易在国土、建设、规划、房管等部门产生权力寻租,滋生腐败现象。从“官员频频在房地产上栽跟头”现象反思,治理和规范房产市场,仅有所谓“国六条”、“国八条”等市场手段是不够的,更应从驯服权力、管住官商勾结上着手。吴杭民 ===== 相关阅读 ===== 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这一《意见》。根据这份2006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细则,从6月1日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购买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仍执行首付款比例20%的规定。 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这是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提到的。 中国的“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这段话出现在国家建设部等九大国家职能部门近日联合发出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当中。 由此可见,中国近来的楼市确实乱得可以、病得不轻。为此,国家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统计局、银监会再度联手调控房地产市场,痛下十五剂猛药为楼市疗疾排毒 =====漠视"大多数"的住房需求是政府失职==== 当前成为焦点的房价问题,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其实质就是占人群大多数、收入还并不高的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政府理应时刻放在心头。政府应该通过制度建设,来约束、监管或激励开发商为多数人的需求提供产品。在城市建设上,既要放眼未来,更要面对现实,做好统筹规划,科学决策,落脚点放在执政为民这个根本上。只有这样,一个产业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发展,才能给不同收入层次的人都带来好处,才能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 2006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细则颁布出台。这份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措施。 这一细则,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多大影响?对购房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第一时间连线国有商业银行、房地产界、学者和普通百姓,听取了这四方面的反应。频道精选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