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必过敏解读“爽歪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9:00 上海青年报

  □毕舸“爽歪歪”风波来得快,去得更快。在众声喧哗中,评者得到了口头满足,义愤填膺者感觉无名的怒气也渐渐被淡化,至于“爽歪歪”是否就是“流氓文化”、“文化意淫”的又一变体版本,这个最初引发争端的本真问题依旧是问题,感觉错乱依旧在错乱中。

  综观“爽歪歪”风波的来龙去脉,我只能用五个字“文化过敏症”来形容。也许是泱泱五千年文明古国,让国人沉浸在文化氛围的日子太过久远了,以至于将文化当成了呼吸

的空气,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虚中有实,虚不成实。于是,时刻“文以载道”,以文化的非正式代表自居,太把捍卫文化尊严当成事,甚至当成头上的包袱,容易产生文化过敏症。

  “爽歪歪”让人不爽的恰恰是那个“爽劲”。有方言专家考经据典,称闽南话“爽歪歪”属淫秽用语,也要感谢这位方言专家,让我们这些成人也知道了“爽歪歪”还有如此深远丰富的联想。不过问题是,既然闽南地区之外的大多数民众对此都一无所知,方言专家突然站出来对“爽歪歪”进行纤毫毕现的“文化解读”,让“无知者”有知,让“有知者”窃笑,更让所有人尴尬,这种“启蒙”式解读,它的价值与意义究竟有多大呢?

  文化解读也需要一种“度”,过度很容易让人产生“文化休克”———遇见一点事物就高度兴奋,一兴奋过度就休克。不仅本人休克,还强行要求周边人一起跟着休克,乃至于对整个社会环境进行“休克疗法”,“爽歪歪”就不幸倒在了这种“休克疗法”上。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无缘无故地刮风,刮的必然不是正风。“爽歪歪”即使按照方言专家所说,确实暗指闽南话的房事用语,那也不过是民间俚语的表达一种,从来属于非正式用语,它必然会随着时间与场合的不同,发生形式与内容的转变。就如当年四川球迷的“雄起”口号,也被指责为不雅,但百万球迷自发的助威心声终究压过了几个文人的叽叽喳喳,“雄起”口号如今留在民众心中的,是它的雄浑正气形象。

  也许是中国的文化家太多了,他们总以为公众特别爱受文化教育。比如说看任何一个文艺作品,甚至商业作品,必定是抱着受文化教育的态度去落座。一旦这些教育家自我感觉这个文艺或商业作品有点文化出岔,就觉得义不容辞,我要为公众着想,深挖其内在错误根源。这种时刻准备着过度挖掘的思想总动员,让人啼笑皆非。

  文化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随时代发展渐进的节奏中,去芜存精,去旧迎新。如果某些人一直抱着某个民间俗语的过去不放,并且横加指责今人的不端,那么,被文化嗤笑和抛弃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因为他们自己想歪了,却还要一本正经地教导民众非礼勿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