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做软件如同做鞋:作坊式生产拖行业后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9:40 南方日报

  中国软件业软肋

  中国软件业如果保持现在这种作坊式的方式,跟做鞋没什么两样,某种程度还不如做鞋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在软件业中,我国员工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占全行业不到1%,而50人以

下的小企业却超过全行业的60%。

  中国软件企业以中小居多,大多数满足于赚快钱、盈小利,这种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真正有国际竞争力。

  2005年,中国软件人才需求55万,全国高校毕业的软件人才仅38万,缺口17万。

  学校毕业的IT人才不易被企业接受,找不到工作也容易被淘汰,而企业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往往对学校毕业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人才才感兴趣

  据正在上海举行的第28届世界软件工程大会上公布的数字,我国软件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593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900亿元,5年增长近7倍,年均增长超过40%,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超过一成。

  中国软件业整体扩张的同时,开发模式落后、规模企业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成熟人才短缺等问题,正让蓬勃发展的中国软件业“快乐并痛着”,“大而不强”的发展困境隐现。

  维持手工作坊式生产

  软件业是高技术含量的智慧密集型产业,但中国软件行业内大量中小企业仍维持着落后的手工作坊式生产模式,严重阻碍了中国软件业的工业化进程和创新能力。

  “软件作品不等于产品,产品不仅有技术创新,还要有工程创新。中国软件业亟须走出作坊式生产的死胡同,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迅速走向工业化生产。”中科院院士、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芙清这样说。

  “中国软件业如果保持现在这种作坊式的方式,跟做鞋没什么两样,某种程度还不如做鞋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不客气地评价。他说,软件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加上劳动密集的特殊行业,两者只有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规模效应。业内许多企业染上了急功近利的毛病,满足于“搬砖头”的作坊式发展根本没有出路。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认为,中国软件行业内大量中小企业竞争力不强,主要还是走不出“劳动密集型”的作坊化生产的老套路,没有工业化,根本不可能真正产业化。

  六成为不到50人的小企业

  据统计,在软件业中,我国员工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占全行业不到1%,而50人以下的小企业却超过全行业的60%。反观印度,员工人数千人以上的软件企业有上百家,排名前五位的软件企业的人数都在5000人以上,软件企业的员工人数平均超过300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指出,中国软件业的关键症结就在于散,虽然小公司有很多创新,但我国软件业的出路还应在基础领域的系统开发方面有中国自己的声音,否则永远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这样的战略性任务必须有几个大规模的“航空母舰”来完成。

  何积丰认为,印度近年来软件外包业兴盛,某种程度上就是依靠其规模,其前四大软件企业均有惊人的规模。而规模化带动了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中国软件企业以中小居多,大多数满足于赚快钱、盈小利,这种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真正有国际竞争力。

  目前中国软件业人均年产值大约30万元,处于低水平。上海一些软件公司为日本公司做外包,技术员每人每月费率才1.5万元,这样低廉的费率让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活着都累,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发展。更有数据表明,目前中国软件人才的平均工资水平只相当于印度同类人员的40%。

  人才遭遇“成熟真空期”

  迅速成长的中国软件业同样遭遇人才瓶颈。

  杨芙清指出,2005年,中国软件人才需求55万,全国高校毕业的软件人才仅38万,缺口17万。据统计,上海“十一五”期间缺乏8万软件人才,但上海4家软件学院每年只培养600人,5年也不超过3000人。

  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已增至3.55%,高于印度和韩国。(美国31.9%、西欧30%、印度2.5%、韩国2.65%)但是,与软件产业规模相联系的人才规模明显不足,中国软件从业人员90万人,日本120万人,美国240万人。

  倪光南指出,学校毕业的IT人才不易被企业接受,找不到工作也容易被淘汰,而企业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往往对学校毕业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人才才感兴趣,这中间的“成熟真空期”的尴尬反映了我国软件人才培养机制的问题。

  不仅软件人才缺乏,而且人才质量亟待提高。倪光南举例说,微软公司总人数不到6万,上海软件人才至少是其两倍,但产出效益与之相比就太可怜了。

  不少专家指出,造成人才需求滞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软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脱离现实需求,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亟待从单一学科型向多元学科型、学术型、复合型模式转变。

  新华社记者陆文军季明王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