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国遣返中国非法移民进行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9:52 国际先驱导报

  非法移民的身份确认是美国遣返移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目前中美两国正在通过外交渠道就遣返事宜进行磋商和合作

   国际先驱导报驻洛杉矶记者曹卫国报道 今年4月初,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迈克尔·切尔托夫访华,与中方就遣返在美国境内的3.9万名非法移民一事达成框架协议。

  日前,中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官员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表示,有关遣返华人非法移民事宜目前仍在中国外交部与美国方面磋商的层面,外交渠道沟通定下大原则之后将进入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具体落实执行阶段。

  身份核查是难点

  据中国驻美使馆领事部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表示,目前使馆尚未收到接受遣返非法移民的指示。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本报记者说,许多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后把护照或其他证明身份的文件撕毁,这会给身份核实造成很大不便,他估计全部遣返近4万名非法移民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据这名外交官说,由于非法移民是通过非正常途径出境的,中国官方没有关于非法移民人数的统计数字。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资料显示,目前在美国各地的联邦非法移民拘留中心关押的中国非法移民总共有700人左右,此外还有记录在案的非法移民3.9万人。非法移民拘留中心与美国的监狱差不多,设施齐全,被关押者能享受完备的膳食和医疗服务,联邦政府要为被关押者每人每天支付95美元。也许是因为财务负担太重的原因,大部分的非法移民在被关押一段时间后会被交保释放,或是戴上电子脚铐接受联邦移民执法局的监控。这些人整日生活在惶恐中,要定期去移民局报到,一旦被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其结果是重新进监狱或被驱逐出境。

  切尔托夫曾表示,2005年中国接受了美国遣返的800名非法移民,这只是移民局所掌握的数万非法移民中的一小部分。由于拘留关押非法移民耗资巨大,美国已经不堪重负。切尔托夫称,美国政府为关押中国非法移民已经花费了6.7亿美元。

  中国外交部表示说,中方在处理非法移民问题上一贯持合作态度,是按照“先核查,后遣返”的原则办理。只要核实当事人确是从中国大陆出境的中国公民就接受遣返。

  中美加强沟通合作

  正如切尔托夫坦承的,“非法移民的身份确认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表示,美方不期待一夜之间解决问题。

  事实上,为了遏制偷渡,保证中美两国正常的人员来往,中美两国有关当局近年来在互通情报、司法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负责侨民事务的副总领事崔爱民指出,中美双方就非法移民遣返问题进行过多次对话和磋商,并达成一系列协议。当美方将需要递解出境的非法移民通知中国使领馆后,中方一旦确认被遣返者为中国公民,就会发出旅行证件,用于被遣返者回国入境。

  他认为,一些待遣返的当事人为了能滞留美国,没有向美方提供真实姓名和身份,这可能是导致身份核查工作受阻的主要原因。但他表示,即使是那些个别未能确定为中国公民,或暂时无法完成身份核实的,中方仍会根据其他线索和证据确认当事人国籍,最终仍可接受和配合美方的遣返安排。

  “选择性”遣返

  在有些美国人看来,美国移民当局在非法移民问题上管控不力。非法移民问题由联邦国土安全部下属的海关与移民执法局统一处理,大部分被关押的非法移民是在偷渡入境时被发现并抓获的,而更多的非法移民则躲过移民局的视线顺利地进入美国。由于美国移民事务不属地方政府和执法机构的管辖范围,即便是警察在办案过程中也不得随意询问居民是否具有合法身份。对于那些持合法护照和签证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由于美国没有户籍制度,居民可以自由迁徙,因此移民局即便可以从海关查到他们的入境记录,但也无法对绝大多数的人进行追究。

  即便是在入境时落网的非法移民,在最长被关押180天后便可交保获释,进入当地社会寻找工作。不过这项被称为“抓了就放”的政策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停止执行,届时所有被查获的非法移民都将被关押在美国的拘留中心,直至被遣返。

  据一些从事移民事务的律师说,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由于司法承载能力有限,执法当局不得不对非法移民睁一眼闭一眼,这也在客观上怂恿了蛇头的偷渡行为。而移民即使被抓,还可以申请“政治庇护”。一位从事移民官司的华人律师向本报记者指出,实际上美国的“政治庇护”范围很广,并非人们通常以为的是“出于纯政治原因”,据他估计真正因为政治原因申请“政治庇护”的非法移民只占所有此类案件的1%到2%。

  对此,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表示,中国坚决反对以接受政治庇护为名,使非法移民政治化。对待非法移民应一视同仁,不应采取双重标准,不应有选择地进行遣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