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四大发明”者不是状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12:00 光明网
严雨龙

  新近有二件事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舆论也比较热。一则是“青歌”大赛,原生态的闪亮登场,以及不识国旗或听不懂普通话什么的,引发好一阵的哗然;一则是“大学生定位普通劳动者”的该与不该,议论纷纷。

  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实质上都反映出一个问题——现代社会的“人才”观、“精英”观。大学生不是社会精英是普通劳动者,而大多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原生态歌手,居

然成了很是文化的歌坛精英,这在社会心理或者说潜意识中,是不太好接受的。不管承认与否,引起不小的议论和争论,这是事实。议论争论的根本就在于不同的人才观精英观之间的冲突,传统的人才精英观与现实社会的矛盾。

  大学生是不是人才和精英,这是生发于传统人才精英观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大众化社会”使然。传统人才观是基于对知识的崇拜和追求,而且这个知识往往表现为“文本知识”。所以历史以来,一个人他所拥有的知识程度(读过多少书吧),超出他所处社会的一般人,那么他就是知识分子,是人才,即便他从事的工作与大众劳动没什么两样,在传统的眼光里他仍然不是“普通”的。反之,再怎么的也不过是个“土专家”,是“赤脚”的普通劳动者,不可能被视作社会精英。普通不普通在于穿没穿“鞋”。而这个“鞋”是由(相当长时期里是必须)“知识”带来的。知识也是“文凭化”,从前是秀才举人状元,后来是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在文化知识不发达时,秀才中学生都是知识分子是人才是精英。

  有三个事实很值得思考。一是中国的“四大发明”都不是状元们搞出来的。四大发明很伟大,四大发明者是民族精英,但都不是社会精英(当时和后来),不过是“土”科学家。至今我们还有不少历史老师在讲解时,有意无意还会很强调他们的“土”。一直占据社会精英的是状元举人秀才们。二是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几乎可以说是一大批“原生态”干部领导下取得的,是“土八路”战胜了当时所谓的社会“精英”。三是千百年来的“中考”、“高考”,我们是久“热”不衰的。但是西方发达国家,我们怎么也没看到过,把“中考”“高考”重要到象我们如此“要命”的地步。这难道仅仅是他们中学大学的普及么?他们一直都这么普及么?

  显然,商场如战场,是硬碰硬实打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能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都能创造出市场价值,或者就是价值。市场经济的门槛前,人人平等,谁都是普通者;人才和精英是要通过市场经济社会的大浪淘沙而提炼出来的。什么是人才?社会有用就是才;什么是精英?创造非凡业绩的才算精英。正如我们的高校不可能直接向社会输送“企业家”,人才精英不能“命名”。人才固然需要培养,但培养只是一部分,还有相当部分要靠“人”自身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然而我们有时确实还摆脱不了“文凭”“文本知识”的惯性,将人才精英、知识、文凭混为一谈。似乎文凭的失宠,便是知识人才的贬值,国旗的不识就等于不爱国。

  人才精英的重要性,那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科学发展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但是比人才精英更重要的是“人才精英观”。因为正确的人才观是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落实科学发展观,也需要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还需要尊重劳动,也只有尊重劳动(更大程度上还是普通劳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因此,一年一度“中考”“高考”又要开始了,也借此建议我们还是少排列、宣扬什么什么“状元”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