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的灵魂在救助站门口死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14:01 信息时报

  对于所有在工作中认真遵守规定的人们,我从来都是抱以真诚赞美或者感激,虽然他们遵守规定只是正常的工作要求,虽然我的感激不免有点变态,但是这显然丝毫不影响类似现象的实际存在。不过,如果人们有时过于拘泥于某些规定,甚至“钻牛角尖”,却很容易造成遗憾甚至是惨剧,这似乎也是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

  “患病流浪者被警察送到长沙市芙蓉区救助管理站,但救助站以‘乞讨的危重病人

,先到医院治疗再送到救助站’的规定为由拒收,120到达现场也不救,结果导致流浪者在救助站门口躺了一夜之后死亡”(《潇湘晨报》5月29日)的消息就是属于这一类让人感慨的新闻,读者们也许和我初读这条新闻一样,不免心绪复杂,不知道说什么好。是的,能说什么呢?救助站的功能本来是救助那些身处困境之中的人们,结果,却有求助者在救助站门口苦捱一夜,于病痛中悄然辞世,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理由当然也很充分——因为流浪汉已经患病,而且躺在派出所临时雇用的个体救护车上,所以应该先治疗,再送到救助站。但是,流浪汉是否属于文件中所说的“危重病人”呢?该工作人员一口咬定是,似乎他是神医再世,悬丝诊脉都不需要,眼睛一扫描就可以看病。

  民警们无奈之下只好将流浪汉放在救助站的门口,救助站随即拨打110,110又联系了120,于是一次“踢皮球”的运动开始了:120在检查完病人后,随即离去,因为他们认为110也应该到场……结果,流浪汉就在救助站门口死去。在这个过程中,警方实在低估了救助站的“耐心”,完全没有料到救助站居然就可以死抱规定不放,任由流浪汉在门外呻吟一夜。

  其实,“先救治还是先救助”本不应该成为争论的焦点。我们必须承认,相关规定的本意绝对是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但是如何判断求助者是否属于“危重病人”毕竟是一个医学问题,除去一些显而易见的情况之外(比如求助对象遭遇车祸或者被人用凶器袭击流血不止),多数情况下,判断的决定权不应该掌握在救助站手中。如果救助站可以随意判定谁是危重病人,这就是属于自身权力的一种泛滥和扩张了,而这种泛滥和扩张所带来的负面示范效应是令人不寒而栗的。

  当然,绝大多数救助站都是流浪者的温暖驿站,它们给予无家可归者短暂而美好的人生记忆。现在让我们撇开长沙的这一新闻事实来设想,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呢?个别救助站在学会熟悉操作泛滥和扩张的权力之后,出于某些原因的需要(比如节省经费)而随意判定危重病人,或者把稍微有些病容的求助者以种种借口拒之门外,这种可能性显然是存在的。然而,求助者多数经济困窘,有的甚至可能最近一两天都没有进食,他们很难让自己在进救助站之前红光满面,精神焕发,有的说不定一进门就晕倒。试想,好几天没吃饭,好不容易找个免费吃饭的地方,能不晕吗?救助站如果有意据此判断晕倒者均为危重病人,估计这些倒霉的求助者不病死也得饿死。

  面对警察送来的患病流浪汉,在没有经过医疗诊断的情况下,我的个人看法是,救助站应将其先行收下,也许这在表面是违反了相关规定,实际上却完全符合规定的本意。在流浪汉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救助站工作人员可以协助流浪汉洗个热水澡,吃碗热面条,此后再拨打120呼叫救护车,将其送往医院治疗,这才算是富有人情味的救助方式。救助工作本不应该死守冷冰冰的规定,更不能眼睁睁任由求助者在门口死去。事件中,医院方面固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救助站的失误在于它没有在自身的权限和责任范围内做到最好,它所采取的方式也许在法律法规上无可辩驳,却在道义力量和公众追问的压力下不堪重负。流浪汉在救助站门口死去,谁的灵魂在救助站门口死去?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沉重问题。

  有可能的话,我希望时光倒流,我企盼救助站收容这名可怜的流浪汉,也许,医院还是会因为他属于“无主病人”不愿加以治疗,也许他终将在救助站病逝,但是,他起码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感受到了这人间的爱与关怀,他可以满足地躺在干净的床单上。如果他的健康不能挽回的话,那么就让我们在他离开的路上点燃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