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冀商百年辉煌商史(8)跑草地缘何没"冀商"辉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2:28 燕赵都市报

  随着清政府对蒙、俄贸易的全面开放,张家口出现了更多“跑草地”的买卖人,其中有皇封御赐的八大皇商“山西帮”,有联手经营的束鹿、深州、饶阳、辛集、南宫等“直隶帮”,也有拿着国家俸禄的旗人组成的“京帮”,有小本经营的蔚县、阳原、怀安、万全、涿鹿的“本地帮”。在东口,晋商曾经与“冀商”们相伴走过,可是,人们想探明的是,如今商帮中“冀商”为何不如其他商帮辉煌?

  追述

  从“东口”跑草地

  杨兆德,今年83岁,祖辈从宁夏到张家口。杨老先生从十五六岁时开始在张库大道上做旅蒙生意,“跑草地”,如今还在张家口生活。

  虽然已年高八旬,但杨兆德老人依然显得挺硬朗,而且写得一手好字。据他回忆说,祖上是从爷爷那辈开始,于清朝同治年间就到张家口来,以拉骆驼为生,后来就慢慢地开始做生意、“跑草地”,到蒙古那边贩卖货物。杨兆德老人说,那时在张家口做生意的人,来自各地。山西人做买卖比较大,我们这些人无法以与八大皇商相比,做的多是些小资本的买卖,所以当时都叫“走碎销”或者“跑草地”。而杨兆德从十五六岁就开始了“走碎销”的生涯。

  据杨兆德介绍,当时“走碎销”主要是往蒙古库伦(今乌兰巴托)运销烟、酒、茶、糖,还有蒙靴、小量的茶砖、褡裢布、烟袋杆等生活用品,还有一些“细货”,如珊瑚、玉器等。“到了那边,通常都是搭帐篷,等着蒙古人来交换货物,有的时候也‘串营子’,赶着牛车到蒙古人生活的地方去。”杨兆德老人说,当时一般都是以货易货,用带去的生活用品,换回蒙古的牛羊马匹等。“一包烟能换一只大羊,一块砖茶能换一头4岁的牛,一双蒙靴能换一匹马……”杨兆德说,换回来的牛羊能卖多少钱,现在他已经记不清了,但“利润肯定是数倍的”。

  虽然“走碎销”能给商人们带来数倍的利润,但这里面的辛苦与艰难也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去库伦,一年里最多只能走两趟,如果到恰克图,一年也就走一趟,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除了路途的跋涉与艰辛,还要抵御恶劣的天气和土匪,“有的时候甚至有生命危险”。

  由于“跑草地”与蒙古人做生意,像杨兆德老人一样,很多走张库大道经商的人都会蒙语,“到了蒙古那边,如果说汉语,客栈的老板娘都不搭理你”。直到现在,杨兆德还能用蒙语说出一些货物的名称,“我跑草地的时间不太长,只会说一般的常用物品、问候语和一些交易时用得着的话。我爸爸跑草地的时间比较长,他能当翻译”。

  据杨兆德老人回忆,当时除了山西商帮经商外,还有一些河北当地的人。山西人多做茶货生意,资本比较大,有自己的门面和库房,销得也比较远,除了到蒙古,还能到俄罗斯。而当地人资本就比较小,但生意也算有特色。比如蔚县人多做皮毛生意,阳原多出木匠等,还有南宫、冀州、枣强、武邑等地的人也在张家口经商,但买卖规模一般比不上山西人。杨兆德说,当时有个顺口溜,叫“山西人骡驮轿,山东人是大褥套,直隶人钱两吊”,说的是山西人出门,是用两头骡子驮着个像轿子一样的“厢”,人坐上去走得又快又稳,而河北当地人,则是在身上搭个褡裢口袋,自己走着去,“相比下来,就比人家老西子们寒酸了不少”。

  寻访

  张家口的河北商人

  走在张家口的堡子里,你能时时感到惊奇。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城堡”里,密密匝匝地汇集了各式各样风格的建筑。有一眼就能看出的山西风格的单檐屋舍,象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也有一些异域风格的“洋”式建筑。而随意进入一个院落,你都可能会听到关于院落主人过去的辉煌,因为,在张库大道、在当年张家口最繁盛的时期,堡子里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只有经商发了财的人才有能力在这里购置房产,其中不乏河北商人的身影。

  勤劳经商

  已经52岁的刘全忠,祖上是在张家口做生意的,是与晋商们同时代奋斗的地道的河北商人,现在还住在堡子里。刘全忠说,他的老家是河间张兴屯,过去家境比较贫困,于是他的爷爷刘质甫在14岁时就只身来到张家口,做煤炭和粮食生意,由于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买卖越做越大,开了四五个分号,“还将生意做到了天津”。

  刘全忠说,在张家口做生意的河北各地的人也不少,虽说没有晋商资本雄厚,名声也不如“老西”响亮,但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要不然,进不来堡子里”。他现在住的老房子,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父亲结婚时买的,花了2000多大洋,有两进17间房屋,“现在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房子已不再属于我们,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祖上经商的辉煌”。

  “我们家是衡水冀县人,从老爷爷那辈就开始到张家口经商了”。在堡子里,记者无意中遇到的朱振京,说起祖上经商的成就,更是滔滔不绝。“我老爷爷(曾祖父)朱熙印在清同治或光绪年间就到了张家口,开了间布铺,叫益盛宏,专卖从北京、天津等地进的绸缎,不卖粗布。”已经54岁朱振京说,自己虽然没有亲眼见证过当时的情况,但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说起生意上的事情,“那时候,卖布的全是衡水人”。而据朱振京78岁的母亲刘春菊老人回忆,朱熙印那辈做的还是小买卖,买布的人都是“坝上”的。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家里的人也都走上了买卖道路。朱振京的爷爷朱黎阁,13岁时就在张家口当学徒,25岁就顶生意,在一家规模非常大的布铺“裕升泰”里当掌柜的。后来自己家也有自己的生意,叫做“泰康”,和益泰、宏泰、裕升泰等并称为“五大泰”,而货物一般也都是销往口外。

  生意越做越大,除了诚信与勤劳以外,还要练本事,刘春菊老人说,朱黎阁有一个绝活,叫“掌中金”,店铺盘点也好,给顾客算账也好,根本不用算盘,用大拇指在掌中各个关节“点来点去”,就能马上算出来。朱振京不无骄傲地说:“我们家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从来没有因为钱的事,让顾客找回来过。”据他说,这种绝活也是在打算盘的基础上才能练就的,而当年朱黎阁练打算盘,练得手臂都肿了,汗珠顺着手指尖往下滴。除了这个绝活,朱振京说,爷爷朱黎阁卖布卖成了“专业”,“布到了他手上,不用看,只用手一摸,就知道是多少支纱的,平纹还是斜纹。黑着灯,用鼻子一闻,就能分出是黑的白的,还是蓝的。”

  义利相通

  在张家口经商的河北商人,虽然也是为着一个财富梦想,但一直贯穿着“义利相通”的经营理念。刘全忠说,家乡河间曾经遭过灾,爷爷还把自家粮站中的粮食拿出来赈灾,村里的人都念他的好,“我(上世纪)七十年代回过一次老家,老人们还喊,‘瞧,这就是英哥儿(刘质甫的小名)的孙子,人家给家乡帮过大忙”。而且,刘全忠说,张家口第一次解放时,解放军曾把军粮交给爷爷保管,等后来回来时,爷爷一斤不差地将军粮交回部队。

  据史料显示,在张库大道上经营的以张家口为基地的商户,清初有80家,道光年间是260家,同治年间多达1027家。到了民国初年,仅大境门外的店铺就达1500多家,上下两堡专做旅蒙业买卖的多达700余家。如今,虽然已很难算得清楚,这些做旅蒙生意的商户中有多少是山西帮,多少是京帮,又有多少是直隶帮,但可以想见的是,各地云集于此的商人,为着一个共同的财富梦想,在这块地方辛勤而诚恳地忙碌过。

  思考

  东口,成就了晋商,缘何没有成就冀商

  在当年的张库大道上,河北的商人们曾经与晋商一样,辛苦经营旅蒙贸易,所以很多人都在思索,为什么如今的商帮文化中缺少“冀”字一派。

  “老草地”杨兆德老人用着他的亲身感悟说,“别人都做不过‘老西子’”。在杨老先生看来,本地人做不过山西人是有来由的,山西人不仅资本雄厚,做的都是大买卖,而且打的是“皇商”的牌,“敢跟蒙古王爷叫板”,这点别人是比不上的,而且山西人经商年头比较长,“明清时就在这里扎下了根”。在他看来,资本以及历史渊源让“老西子”们有着区别其他地域的“特色”,而且人数众多,“抱团”成势,无论是过去叫“老西”也好,还是现在叫晋商也好,这个“集体”很早就被人们看成是一体的了。

  然而仅仅这些吗?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恐怕不能停止思考……

  史料

  《蒙古族简史》说张家口“康熙初只有对蒙商店约十户,雍正时增至九十余店,乾隆六十年又增至一百九十余店,而至嘉庆二十五年则二百三十余店。”

  在张家口的零售茶庄分京帮、口帮与晋帮。

  京帮,如吴德祥、启元茶庄。

  口帮,如怡新茶庄、聚春泰、天聚恒、瑞昌恒、春森茶庄、永升元、德馨玉、瑞兰香。

  晋帮,如天一香、天元香、天来香、天香辰、天生香、聚兴顺、大涌玉、中和泰。

  旅蒙商大致分为两个集团:一是以八大皇商为首的“山西帮”和以八旗王公贵族组成的“京帮”。他们手中有雄厚的资本,其主要的销售目的地是乌兰巴托、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甚至还包括莫斯科。旅蒙巨商们一般以整批大宗货物的批发交换为主,兼零散交易。

  另一集团是本地的买卖人和“直隶”帮。他们资本少,人数却多,往往自备骆驼和老倌车,每次出发必是成帮结伙,进入销售交易目的地后再分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