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北京 恒亲王府按“乾隆地图”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4:38 北京娱乐信报

  ■守护者口述(四) 咱北京的王府

  “王府”是北京特有的建筑,近年来北京市下大力度对现存的多家王府进行了全面修缮。

  其中,恒亲王府作为北京市抢救的首个王府,已被列入北京市“人文奥运”文物保

护计划项目。2003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投资1500余万元搬迁居民56户,由市文物局出资260余万元,历时一年多进行全面修缮,修复面积882平方米。恭王府2007年9月修缮完工后将与目前已开放的恭王府花园一起,作为王府博物馆,全面向社会开放。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北京恒亲王府按“乾隆地图”建

  整个王府的彩绘全部按照原有正脊上的“苏式彩画”工艺进行修复,并将原定的水墨彩绘改成现在金箔彩绘。

  讲述者:王玉军

  作为项目负责人,2002年开始参与恒亲王府修缮工程。

  危房中救出老王府

  危改前

  院内被私搭乱建占满

  位于朝阳门内烧酒胡同的恒亲王府,原为康熙第五子允祺的王府,后因家道中落,几经易主,不仅多次改名,更是被后人分成几部分变卖,民国时已没有该王府的记载了,以致长期以来,文保部门都以为恒亲王府消失了。

  解放后,恒亲王府被56户居民占用,私搭乱建变成了一个大杂院,破败不堪,杂草丛生,除留有一人宽的过道进出外,其余面积全部被私搭的小房所占满。

  2001年底

  乾隆地图确定老王府

  2001年底,东四地区进行危旧房拆迁改造,北京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按规定对拆迁区域进行文物普查和登记工作时看到,该院高大的院墙和考究的建筑布局以及一些残存的彩绘,不是一般四合院应有的建筑。

  文物工作者翻阅乾隆时期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才发现这里原来是恒亲王府的所在地,并确定这个险些被拆掉的两进院落就是恒亲王府。

  2003年3月

  半年间腾退56户居民

  对王府里的56户人家的腾退工作从2002年底开始,工作人员逐家做工作后,大部分住户都非常理解,没多久就搬走了。只有住在正房里的一户,不论工作人员怎么做工作,就是不肯搬。对于住在“文物”里的这户人家不能采用强行拆迁的办法,我们的工作人员、街道居委会就轮番“轰炸”地对他做了近半年的工作后,他才同意迁出。2003年3月15日最后一户终于搬出了王府。

  2003年9月

  请工匠专门定制墙砖

  恒亲王府原占地1万多平方米,现在仅剩的是东部的两进院落,不到原来建筑面积的1/4。此次修缮完全按照《乾隆京城全图》对这两进院子里的建筑进行了复建,并秉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拆迁中,保留下来的老墙砖清理干净后都被重新砌上了墙。仍然不够的则派专人拿着样品到河北、杭州等地请老工匠专门定制。而对柱子的更换,更是采取了“不落架”墩接工艺进行更换修复。

  2005年6月

  地下发现无底酒坛子

  以前住在王府里的居民都知道,这里特别神奇,不论下多大的雨,院子里的地面都没有积水。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北京恒亲王府按“乾隆地图”建

  这400多个没有底的酒坛子原来是古代有助于雨水回灌地下的“渗井”。

  在这次修缮中,向地下埋设管道时,这个“神奇”终于被破解了:施工中,工人无意中挖出了一个大坑,坑里密密地排列着400多个酒坛子,奇怪的是所有的酒坛子都没有底。

  后来我们查阅资料才得知,原来这是古代有助于雨水回灌地下的“渗井”。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北京恒亲王府按“乾隆地图”建

  施工中,工人在离墙半米远、地下一米半深处发现了五件兵器:四把刀剑和一件火器。

  ■恒亲王府修缮补遗

  竣工后居民特意回来看

  得知王府修缮后,很多当年住在里面的老居民还特意回来看了看,站在院子里,他们都不相信这就是他们曾经住过的大杂院,更不相信在离墙半米远、一米半深处还发现了五件兵器:四把刀剑和一件火器。

  “它们沿着墙一溜排开,十米之内陆续发现了这五件东西,离前段时间发现酒坛子的地方不远。”经文物专家鉴定,这些应该是清代中末期的兵器。

  修缮后将定期对外开放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和使用好恒亲王府,修缮后它将作为新闻出版信息中心进行版权贸易和对外宣传的场所,并在适当的时间定期对外开放。

  目前,根据在一期修缮工程中发现的原银安殿院墙地基遗址,恒亲王府二期修缮的规划方案已经完成。按照方案,有关部门将对已拆除的王府银安殿进行复建,而复建后的王府面积将一直延伸到现在的朝内大街上。

  讲述者档案:王玉军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数字中心筹建办公室工程师,2002年初任恒亲王府修缮工程项目负责人。

  【相关链接】

  恭王府

  恭王府建于乾隆41年,是权臣和珅的昔日府邸。咸丰元年被赐给道光皇帝第六子恭亲王奕讠斤始称恭王府,也是目前北京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

  2005年12月5日,恭王府府邸正式开工修缮。这是恭王府自185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修缮。恭王府施工总面积1.26万平方米,总投资2.7亿元。工程计划2007年9月完成,修缮完工后的恭王府府邸将与恭王府花园一起,作为王府博物馆,全面向社会开放。

  醇亲王府

  原为清初大学士明珠府第,光绪14年改为醇亲王府,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诞生于此。溥仪即位后,其父载澧被封为监国摄政王,又称摄政王府。

  2006年3月,醇亲王府(南府)修缮工程启动。此次修缮共涉及王府的东路三组院落、西路两组院落、中路的后罩楼和转角房共24座单体建筑,占地面积4668平方米、建筑面积2642平方米。此项工程计划2006年10月完工。

  实习生 范妍/文

  信报记者 苏冠名/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