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400余图片披露南京沦陷细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8:25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报道】本报记者韦晔

  由台湾民国史专家秦风、南京文史学者薛冰、杨国庆合作出版的《日军铁蹄下的南京》,将在今年六月与南京读者见面,同时还将在先锋书店举办大型图片展。

  可以说,这是《民国南京1927-1937》的续篇,也是第一本比较系统地展现南京沦

陷期间从军政大事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图文集。

  日前,该书的作者之一薛冰先生在家中接受了金陵晚报记者的专访。

  从两万多幅照片中选出

  《日军铁蹄下的南京》收录的近400张图片,是秦风先生从所搜集到的两万多幅南京老照片中筛选出来的,拍摄者多为日本军人、记者和其他日方人物,照片清晰度很高,相当一部分是底片或原版照片,其价值可想而知。

  “杨国庆老师和我分头为每一幅图片配数百字的说明,这比我原先预料的要艰难得多。”在采访中薛冰先生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南京沦陷期间,连一份较翔实的大事记都没有。”据记者了解,直到去年,由南京师范大学经盛鸿教授撰写的《南京沦陷八年史》才出版发行,普及型读物几乎是空白。

  汪伪政权的奴才相

  在整理汪伪汉奸傀儡政权的重大政治、军事活动的图片时,薛冰先生印象最深刻的是汪精卫与日军交往时的奴才相。

  即如这一张照片,拍的是1940年7月日军侵华三周年,汪精卫(右)、阿部信行(中)与褚民谊(左)在交谈。日本驻汪伪“大使”阿部信行居于画面的正中,谈笑风生,本该是“主人”的汪精卫却半个屁股坐在沙发边上,一副媚态;“外交部长”褚民谊更是挤到了沙发边上。

  “还有一张图片,是汪伪政府褚民谊等人迎接日本高官的到来,他们竟然被隔在日方卫兵的身后,教科书上花再多的笔墨说‘傀儡’,也抵不上一张图片形象生动。”

  镶金牙曾风行南京

  沦陷期间的南京,生活方式也发生不小的改变。

  老电影中,鬼子汉奸往往都有一口金牙的特写,人们常以为是对敌人的丑化。其实这确实是当时的日本时髦。从这批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日本国内流行的镶金牙,很快就传到了沦陷后的南京,街头上有很多镶牙店,疯狂抢掠南京人民财物的日本兵,也有钱去镶金牙。一些汉奸也跟着赶时髦,镶牙店生意自然不错。

  “夫子庙秦淮河边的茶馆也改建了日式包厢‘榻榻米’,可惜我们无法考证这是哪家茶馆;街头的钟表店都叫‘时计店’,还有饭店中出售清酒的图片,这些和日本人在中国学校中强令教学日语一样,证明侵略者有意识地在南京实施殖民措施。”

  沦陷区老百姓的苦难

  “我们知道,抗战爆发前的南京城是全国最繁华、最富足的城市之一,但南京沦陷后的七年多,心理上的长期恐惧对人的摧残并不亚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薛冰先生告诉记者,苦难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孩子的表情。

  “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几个捡拾建筑材料的孩子表情木讷;母亲抱着孩子在中华门下卖旧货,他们的生命朝不保夕。”

  侵华日军为了在对外宣传中粉饰和平,人为地导演了一幕幕丑剧:四个小伙伴站在一人高的砖垛上开心地笑着,日本医生为孩子检查身体、注射疫苗……

  “这么高的砖垛,孩子根本就爬不上去,肯定是摄影师导演的,你看他们的笑容多生硬。”薛冰先生还说到,他曾读到过一篇外国人在南京的日记,恰巧记录了日本摄影师导演医生为南京儿童体检、打针的细节,“根据图片原有的文字说明和画面的信息,我一下就想起了那篇日记。找出来一比对,时间、地点都是吻合的。”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