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产业化”破坏教育生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8:27 浙江在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一个产业或产品尚且有引导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若要把教育变成一个投入产出立竿见影的产业,则是不现实的,也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不利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由高考引出的教育话题也成了各个媒体的“主菜”。无论您爱“吃”不爱“吃”,为人家长或为人子女者,教育都是您生命里的一道“例牌菜”。

  报上最近有一道“例牌菜”,味道涩涩的,让人“吃”完再三回味。据报道,四川绵阳与周边地区的学校之间展开了尖子生“争夺战”,双方向尖子生抛出的优惠条件层出不穷,纷纷许以“考上北大、清华奖10万元”、“来××学校读书,可获万元奖励”、“为好学生的父母安排工作”等优厚条件,博弈砝码不断加重。由于本地优秀学生大量流失,一些校长指责绵阳“单纯追求教育GDP,破坏了教育生态的发展模式”。而绵阳教育界反驳说:“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已经形成品牌,而且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据四川媒体报道:绵阳的外来学生已达8万人,年消费近10亿元,带动了“教育产业化”的发展。与尖子生享有特权相反的是,差生在这里备受歧视。绵阳的高中学校每年都会劝退一些跟不上学习进度,或无法适应环境的外地学生。这种“尖子生争着要、差生没人要”的情况与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南辕北辙。更让人担忧的是,“绵阳现象”并不只是为绵阳独有,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在这些地方,高考升学率已经成为教育的唯一标杆。

  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回答。笔者认为,若把教育当成一个圆形的物体,那么核心应是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全日制教育,包括9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大学以上教育,政府投入部分应该杜绝产业化;外围同心圆部分如兴趣教育、补习教育以及教科书出版等环节才可以实现产业化。目前问题最多的出在核心教育体系产业化,以及非产业化部分与产业化部分的接轨上。绵阳高考升学率号称全四川第一,对周围地区优质生源的“掠夺性采购”是主要原因之一。生源好不在话下,学校还以密集轰炸式教学炮制“应试产品”。不少学生表示他们不喜欢那里的教育模式,一个班上百人,上课都要用扩音器;食堂人山人海,去得迟点就没饭吃;每天不停地做题,多数同学一天只能睡6个小时。两个月后,白发就爬上了少年的后脑。曾在绵阳任教的一位老师说话一针见血:“我感到整个学校变成了产业化工厂,老师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每天都在忙碌地制造高考产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一个产业或产品尚且有引导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若要把教育变成一个投入产出立竿见影的产业,则是不现实的,也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不利。教育应该培养有个性的人,让他们在课堂内外都开展学习,最终成为一个有知识和有修养的公民踏入社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这句话也完全适用于教育,若用数字来指代教育的效益,它是∞(无穷大的数学符号),是“年消费近10亿元”根本无法相比的。


作者: 风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