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林漫笔:有感于孩子的攀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9:11 兰州晨报

  “六一”属于孩子,但费心劳神的却是家长。家里就那么一个小宝贝儿,如果“六一”这天都不能尽情享受快乐,实在是大人的罪过。表示表示当然是肯定的,但如何表示呢?吃好吃的,买新衣服,玩好玩具,哪样好像都老套,孩子觉不出新意,自己也品不出什么意思。在下作为众多冠着家长名号的成人之一,为此还真伤了不少脑筋。

  但翻阅报纸,有篇《由不准“比爸爸”想到的》的文章,引起了我的读兴,之所以

感兴趣,主要还在于文中引用的一则事例:“北京的闹市区有一所小学,每天送接孩子的汽车门庭若市。有一个高年级孩子,接连三天在傍晚放学后迟迟不出校门。爸爸有些纳闷,第三天就问孩子:‘怎么都是你最后出来?’孩子开口说:人家爸爸妈妈都开着奔驰、奥迪、‘马六’什么的,你开着破‘普桑’,我哪有脸早出来?”这事儿,简直令我汗颜,只因我的孩子每天上下学,我用于接送的“专车”还属于自行阶段,连机动的档次都没有上去,自然就更别谈什么奔驰、奥迪了。虽说我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但孩子有没有什么想法呢?

  我一下班就急急忙忙跑回家,拐弯抹角地探问了一番,发现我家的小宝贝虽然也注意到同班部分同学有小车接送,但对于这事与我家的“专车”形成的反差倒还不太介意,这才放下心来。但是为稳妥起见,我还是针对性地做了些思想教育工作。

  在下之所以对这事如此敏感,实在是深知攀比几乎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有一回,我接得迟了点,看着小家伙噘着嘴显出很不高兴的样子,便耐心地解释原因,没想到旁边一个孩子羡慕地说:“你对她真好呀!”我推想那个孩子的家长平时可能严厉一点,才会有此感叹。其实,这就是孩子心中对比的外露,孩子在这样的小事上都要比,比的不是自己,而是家长。作为家长,放任孩子的攀比心无限膨胀显然是不对的,一味地要求孩子不得与别的孩子比也不是办法。最好的方式,或许是教给孩子在哪些方面跟别人比,在哪些方面不能跟别人比。在爸爸妈妈的“官”、“权”、“车”、“钱”几方面绝对不能与别的孩子比。

  仅仅做到这一点,当然还是不够的。只因“孩子的行,大人的影”。作为家长,首先不能在孩子跟前经常谈论一些与别人攀比的内容。而老师也不能以家境的好与差对孩子有不同的态度。

  有了这些铺垫,我脑子里关于“六一”怎样过,好像变得明晰起来:让孩子有一个建康的心态,本身就是一份很贵重的礼物。尽管眼前孩子可能还体会不到,不过这不要紧,将来他们会明白的。这点心得,但愿与别的家长分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