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冰山录》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12:00 光明网
杨克俊

  据《履园丛话》载,清朝巨贪和绅在位时,“声威赫奕,天下督抚皆欲奔走其门”,其四十寿辰时,“自宰相而下皆有币帛贺之”,有个正直清廉的官员叫毕沅,平时对和绅不卑不亢,“澹然置之”,此刻却也难于免俗,便“赋诗十首,并检书画铜瓷数物”,想以此作为贺礼,他的朋友钱泳劝阻他说:“公将以此诗入冰山录中耶?”毕沅“默然,乃大悟,终其身不交和相”。

  钱泳所说的《冰山录》是指明朝奸臣严嵩被抄没家产时,共清点出墨刻、法帖385件,古今名画3201件,有人据以整理成册,因“天水”为严姓郡望,“冰山”遇日即融,比喻严嵩显赫一时,顷刻“销融”,故取名为《天水冰山录》。后人读《冰山录》,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严嵩巧取豪夺的敛财手段,还不难发现行贿者夤缘钻营、巴结逢迎严嵩的无耻行径。

  一本《冰山录》让毕沅“大悟”,彻底打消了送礼的念头,关键就在于它让行贿与受贿这对当事双方都自以为“暮夜无知者”的勾当大白于天下,将行贿者和受贿者“捆绑”在一起共同接受公众和历史的审判。这对受贿者而言固然是罪有应得,但对送礼者来说,一次送礼就有可能玷污一世的清名,成为腐败分子的陪葬品,代价就实在太大了。正缘于此,一经规劝,毕沅便幡然醒悟,不光礼没有送,而且终身不与和绅来往。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和毕沅有着类似的心理,对送礼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持有“礼多人不怪”、“送礼好办事”、“别人送,我不送,怕对我的印象不好”、“礼尚往来,人之常情”等心理的大有人在。许多人对送礼者也抱有同情的态度,认为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视其为不正之风的受害者。其实不然,送礼与收礼、行贿与纳贿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是构成权钱交易、权力“寻租”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其中“收”是“送”的土壤,“送”则是“收”的催化剂。党员干部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以何种形式送礼,虽然程度有所差别,性质有所不同,但都是对不正之风的推波助澜,都在客观上败坏了党风政风。

  因此,我们在严惩受贿者的同时,必须加大惩治行贿者的力度,狠煞送礼行贿这股歪风,做到两手都要硬。为此,我们不妨借鉴古人,将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件中的赃款、赃物登记造册,一一注明送礼者的姓名,并公布于众。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作为一面“照妖镜”,现出当代严嵩、和绅之流的原形,使之成为党风廉政教育的反面教员,起到扬清涤浊的作用。二来给送礼者上一道“紧箍咒”,即使其送礼行为没有违纪乱法,也要作为道德上的一条不良记录,在提拔评优时成为群众评判、组织决策的参考依据,这不啻是对送礼者的一个警告,更能让想送礼者知难而退,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三是给毕沅们一个“护生符”,在关键时刻给他们提个醒,帮助他们澄清模糊认识,坚定洁身自好的信念,和不正之风彻底划清界限,时刻保持距离,从而起到教育和保护的作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