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别斯兰儿童返回俄罗斯 交流障碍留下些许遗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11:42 新华网

  新华网海口6月1日电(记者颜昊白洁)20名别斯兰人质事件受害儿童在中国的海南省和四川省度过了快乐幸福的时光返回俄罗斯。尽管在两地,中俄双方的孩子都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语言交流的障碍以及对彼此文化的缺乏了解还是暴露了交流的尴尬,留下些许遗憾。

  "中俄双方的儿童对双方当代国家的文化、艺术的了解非常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都快成中国的民歌了,俄罗斯现在谁都不唱了,"俄罗斯驻华使馆高级参赞陶米恒在海南期间对记者说。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中国风靡一时的俄语,正面临着中国学习人数的骤减,高校里的俄语专业招生萎缩和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连刚刚在四川闭幕的中俄经贸周也遭遇"俄语翻译荒",主办者称几乎将四川省内的俄语翻译人才找了个遍,最后发现真正合格的翻译不超过10人。

  "我们之间交流主要是靠英语,如果碰到英语表达不了的内容,我们就相互打手势,"在成都家中接待过别斯兰儿童的14岁男孩赵佐告诉记者。

  赵佐的妈妈伍庆说,"我们原本以为俄罗斯人会比较喜欢牛奶、面包等作早餐,结果发现住在我们家里的孩子并不喜欢吃。我们又跑去买了咖啡,才发现这个很对他的胃口。"

  "他们一点汉语都不会说,而我们家也就是前两天才学了几句常用语,还说不利索,所以和他们交流起来的确是存在一些困难,有些时候不得不临时给翻译打电话。" 接待过别斯兰儿童家长冯诚说。

  而来到海南接受康复治疗的另外10名别斯兰儿童与当地中国人交流更为困难。承担治疗的三亚市中医院为了应对这10多名俄罗斯客人,专程从南京中医药大学请来一位通晓中文和俄文的俄罗斯留学生来帮助语言沟通。

  "加上我们医院自己懂俄语的大夫,还是感觉翻译人员太少,"三亚市中医院院长刘德喜对记者说。

  来到三亚的别斯兰儿童由于几乎不会说英语,经常见到他们与中国小朋友面面相觑地苦笑。

  "我很想知道他们平常不上学的时候做些什么、玩什么电脑游戏,但我不会说汉语。"10岁的弗拉季斯拉夫耸耸肩通过翻译对记者说。

  除了语言,对相互文化背景了解太少也是沟通困难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这次他们要来,提前查了资料,否则我还不知道别斯兰具体在哪里呢,"赵佐说,"此前我只是听新闻里说那里发生过人质事件。"

  来到成都的这10名孩子也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16岁的依连娜告诉记者她来了以后才知道四川原来是大熊猫的故乡。去三亚的别斯兰儿童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了纯正的中国功夫和绘画艺术。

  当然,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总的来说,这几天我们相处得相当愉快,即使是在我们无法交流的时候,我们还是会互相抱以微笑,"赵佐的双胞胎哥哥赵佑笑着说。

  带领别斯兰儿童来三亚的俄方领队阿澜说:"这些孩子们其实是很想与中国朋友交流的,不光是小孩,就连我们几个大人也是来了之后才见识了当今中国的样子。"

  陶米恒说,主办中俄国家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两国民间的交流,推动双方民间的了解。"看到中俄两国青年人之间的交流正在加强,去年40多个黑龙江儿童去了俄远东地区交流访问,今年这两批别斯兰儿童又来到了中国,"他说,"双方对彼此旧的观念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应该和中方的朋友共同努力来克服。"(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