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岛城阳区充分利用外来资金技术 推进小康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12:55 青岛新闻网

  5月31日上午,位于城阳区的青岛出口加工区内,青岛尖能办公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 照仁给记者看了“企业服务联系卡”,上面印着管委会分管领导和有关局、室主要负责人的电话和24小时服务热线。“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我们可以随时打电话,”高 照仁说,“一般一两天就能解决。”

  作为最早进入青岛出口加工区的外资企业,青岛尖能2004年11月正式投产。高 照仁

一开始有点担心,怕管委会的服务跟不上。但经过一年多的运作,他很满意。“我们最关心的两个问题,都得到了很好解决,”高 照仁说,“一是电力问题,供应充足;二是通关问题,服务流程便捷完善。”

  正因如此,青岛尖能新租了7000平方米的厂房,目前正进行内装修,10月左右可正式投产。和青岛尖能有类似感受的外资企业,在出口加工区有很多。

  尽管起步较晚,但青岛出口加工区发展迅猛。今年第一季度,青岛出口加工区吸引外资1.3亿美元,居全国59个出口加工区第一位。为何能赢得众多外资企业的青睐呢?“项目引进来,服务要跟上,”青岛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桂锡说。

  出口加工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只是整个城阳区加快“硬、外、软、内”四大环境建设、打造最优发展平台的一个缩影。作为为外商投资办理手续的第一道窗口,城阳区外经贸局申报审批大厅里充满着温馨服务的气息。从2004年就从事外资项目申报的工作人员孙先翠告诉记者:“近几年城阳外资投资项目增长很快,新批项目刚开始是好几天才一个,现在是一天好几个,今天就受理了10个。申报项目除发证需要3个工作日之外,其余的基本做到随到随办。”

  资料显示,城阳区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累计引进过千万美元的外资大项目170个、世界500强项目24个。

  把企业“引进来”,还要让一大批外资企业不断增资,小企业变成了大企业,大企业变成强企业,靠的是城阳区优质服务意识和环境改善措施的“跟上去”。

  青岛世正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在锡2002年在城阳进行了尝试性投资。没想到一年时间,企业所生产的“世正”牌钢琴就成为知名品牌。2004年他增资1000万美元,2005年又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了世正服装公司,并准备扎根城阳发展壮大。

  “城阳的服务很到位,讲诚信,金融环境好,企业经营更加自如,”李在锡说,“2003年我要扩大生产规模,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城阳短时间内就组织了数百人的技工队伍供我选择。”

  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城阳培育当地工业的步伐正在加快。比如说,青特集团通过为一汽、北汽进行车桥配套,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厂家合作生产特种汽车,规模效益连年攀升。城阳已培育出6个配套能力强、聚集效应明显、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有新材料、电子信息、石化橡胶、机械、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

  外资企业和本地企业,成为城阳出口创汇的主力军。2005年城阳实现生产总值321.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6.1亿美元,其中出口35.1亿美元,居山东省乃至长江以北县市区的第一位。

  尽管出口总量已经很大,城阳仍在不断优化外贸出口结构。一方面,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龙头型的加工贸易企业。2005年城阳年出口额超过千万美元的加工贸易企业达到55家。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深加工、高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城阳区每年拿出大量资金,对自主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出口产品结构的企业进行奖励。2005年奖励资金达到300多万元。

  经济发展了,百姓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在后田社区,记者看到村民住上了漂亮的楼房,开放式景观阳台、大理石装铺的楼梯等,无不体现出现代都市的气息。“我们老两口住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儿子一家另外还有一套,很宽敞,”67岁的村民李延智很是满意,“村里每个月给60岁以上的老人500元的生活补助,根本不需要用儿子的钱。”

  立足城阳、跳出城阳,充分利用外来资金、技术和市场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正成为城阳人的共识。(秦海波 薛志伟 刘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