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业灌溉成水资源第一浪费大户 节水潜力巨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19:01 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6月2日电(记者 王汝堂)1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从河流湖泊进入田间,只剩下0.45立方米,另一大半则在输水途中或者渗漏或者蒸发而得不到有效利用,这便是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整体利用情况。

  作为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目前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危机,作为国民经济“第一用水大户”的农业灌溉,也一直是水资源“第一浪费大户”。因此,节水首先是农业的节水

。然而,记者近日参加由中宣部、水利部等四部委组织的“节水中国行”采访时发现,农业节水的“警钟”不应当只为农民而鸣,各级政府在应对水危机中应当尽快承担起农业节水的重任。

  

农业灌溉成水资源第一浪费大户节水潜力巨大

  大田灌溉[资料]

  缺水:北方地区的“痛”

  作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的肥城市全年水资源缺口超过1亿立方米。目前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激化,已经使生态灾难步步紧逼,与20年前相比,肥城市地下水位足足下降了30米-50米,在12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00多平方公里变成了地下水漏斗区。

  肥城市的缺水状况以及因缺水导致的生态问题,在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并算不上有多么突出。专家统计,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缺水300亿立方米左右,工业和城市缺水约58亿立方米。600余个设市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较严重缺水的则有110多个,许多地方已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事实上,“缺水”已成为整个北方地区共同的“痛”。

  在山东省东部沿海,农业灌溉机井正在变得“深不可测”,从十几米、几十米一直到上百米。面对年年加深的灌溉机井,山东省莱州市的农民开玩笑地问记者:“这样下去,有一天会不会把地球打通?”在地壳中沉睡了无数岁月的地下水被毫不留情地抽到地上,化作人们迫切需要的工农业产值。然而,地下水被抽走后腾出的空间不可避免地引来了海水倒灌,山东省许多沿海地带地上植物成片死亡,大片良田变成荒漠。

  农业灌溉:浪费惊人节水潜力巨大

  5月底,记者在山东农村采访,发现这个农业节水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农灌引水渠中未进行衬砌的泥沟仍然随处可见,大量的农灌用水在这些引水渠中损耗。

  由于农业灌溉用水是我国国民经济用水“第一大户”,利用率又低,所以节水潜力巨大。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占到65%左右,但利用率只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差距明显。在肥城市桃园镇西部,有近200亩地实行了微喷和滴灌,副镇长白树波对记者说,当地农民原来一亩地浇一次水要花20元钱,现在只需支出8元,而灌溉用水可以节约2/3。山东省水利厅提供的情况表明,近几年山东省在全省25个国家级、11个省级节水增产重点县和200多处节水灌溉示范区及灌区改造中,共推广较高水准的节水面积1209万亩,年均节水7亿立方米以上。在这些节水灌溉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而山东省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率只有50%。全省7000多万亩耕地,在未实施节水灌溉的耕地上,农业灌溉用水仍存在巨大浪费。

  节水“警钟”为谁而鸣

  提起农业灌溉的浪费,不知内情的人们也会指责农民缺乏节水意识。事实上,对于农民而言,农业灌溉中的用水浪费往往是无奈之举。

  济阳县西李村农民对记者说,村里有近2000亩地,由于今年天气非常干旱,迫切需要灌溉,而2公里外就是从黄河引水的齐济河干渠,今年黄河不缺水,齐济河里的水是近几年最大的,但能浇上黄河水的也就是20%。因为大部分老引水渠都被泥沙淤满遭到毁坏,没有引水渠,只能看着黄河水白白流走。这几年,当地农民不得不从机井里取水浇地。

  

农业灌溉成水资源第一浪费大户节水潜力巨大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衡量人与自然和谐有两个重要指标,即两个承载能力:一是资源承载能力,二是环境承载能力。资源承载能力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要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适应和提高资源承载力,要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适应和提高环境承载力,要靠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这两个承载能力中,水资源都是重要因素。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受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以及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

  ●受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影响,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变化,北方地区水资源明显减少

  我国一方面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意义绝不亚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水的危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6月1日在一次有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高层研讨会上表示,在西北地区节水措施中,应当首先研究调整农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钱正英提供了一组数据:西北地区占有全国18%的耕地,19%的水资源,仅生产了全国8.8%的粮食、6.7%的肉类。全区拥有草地26亿多亩,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而牧业产值仅占全国的7.5%。

  据钱正英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农牧业与水土资源之间的结构性错位——全区农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70%左右,畜牧业比重仅为28.5%左右,这种产业结构与本地水资源贫乏而草地资源丰富的资源结构严重错位。在种植业内部,高耗水的粮食作物比例偏大。牧区和农区相互分隔,不能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农牧空间布局。

  ●改变单一性的生产结构为农牧加(工)的复合结构,改变农区与牧区分隔为农区与牧区协作。

  ●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和基本草牧场。

  ●退耕休牧,变广种薄收为少种精种多收,变超载过牧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

  专家指出,我国现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农业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在我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目前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一半在输水过程中就渗漏损失了,耕地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

  因为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

  【有水才能有未来】

  河北省石家庄市是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又是严重缺水的地区。根据地方实际,这个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为着力点,大力推广节水农业,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4月下旬的燕赵大地万顷碧绿,小麦正处在孕穗期,长势喜人。在藁城市系井村的麦田里,61岁的老农王联英喜滋滋地对记者说:“近年来,中央连续发了3个‘一号文件’,又免又补又提高粮价,去年我家每亩地夏秋两季平均产量900多公斤,每亩年收入达到670元。”据当地干部介绍,石家庄市2003年粮食种植面积1050万亩,到2005年已增加到1099万亩。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我国干旱大区新疆从农田节水和城市节水两方面推进,努力创建节水型社会。

  据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束庆鹏介绍,新疆将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公众广泛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一是推广农业节水。新疆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90%以上,为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新疆积极推广膜下滴灌、渗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变革以土地面积计量水费的传统方式,改以配水到户,限额供水,按用水量收费,超引加价。二是积极推进城市节水。按水资源分布来规划和调整城镇建设及工业布局,努力做到水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同时大力推广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加强中水回用,促进污水资源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