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没有“论据”,“论点”乏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06:00 光明网
冯酩(北京市民)

  《京华时报》创刊5周年,推出了特刊进行纪念。这引来了同城其他媒体的指责。

  对《京华时报》纪念特刊的指责,用语似乎是不太讲“情面”的。一家报纸称《京华时报》是“极尽吹嘘‘权威’之能事”,“令人神共愤”,“摆出权威姿态,却在贻笑大方”。另一家报纸在一幅有羞辱意味的漫画的文字中,干脆说“见过自吹的,还没见过这么

自吹的”。

  说实话,我对《京华时报》的宣传是否夸大,并不完全确定。该报的影响力在京城媒体中的地位,相信读者心中自有一杆秤。而按照常理,评价一个媒体的社会影响(包括发行、广告、读者忠诚度等等),媒体“自说自话”是缺乏“权威性”的——注意:这里的“自说自话”,既包括发布自己信息的《京华时报》,也包括竞争中的同行。没有权威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动辄就说对方“吹嘘”,从本质上说,下这样的结论和对方——如果说对方真有夸大的话——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明眼人简单地就可以判断出,这是媒体竞争的结果。一个报纸的新兴,势必会对别的媒体造成冲击,除了影响力之外,其经营收入上的“此消彼长”似乎更直接和有切肤之痛。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是市场规律的作用使然。一个时期以来,正是在有序的竞争中,媒体之间互不服输,千方百计提高报道质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媒体才整体上有了大发展。事实证明,谁受到读者青睐,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句话,媒体之间的竞争靠的是质量,而不是其他,夸大宣传也好,武断地做出不利于对方的结论也罢,或许能解一时之气,但终究不是上策,读者甚或会从中看出某种心虚来。

  但媒体之间看起来“毫不留情”的“内讧”,却让媒体的公信力和责任感打了折扣。公信力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如果其他行业也要讲社会责任的话,媒体就更是责无旁贷,它给公众树立的,应该是一个讲理性、有良知、求道义、重规则的楷模。媒体在报道事实,弘扬正义的同时,自身也要起表率作用。同城媒体难免有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应当是有序的竞争;同城媒体之间市场定位可能不同,但在竞争的同时,互相借鉴、互相促进,也是媒体的应有之义。媒体市场更多繁荣,离不开彼此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是每家媒体共同的责任。

  媒体该拿出什么样的数据来宣传自己,需要第三方的介入,由那些摆脱了利益瓜葛的、独立的、权威的媒体数据调查机构来进行,他们的结论才会让人信服。先有“论据”,然后有“论点”,这是基本常识。以追求理性为目标的媒体之间,似乎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事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