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18项文化遗产榜上有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08:25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18项文化遗产榜上有名
据新华社电日前,国务院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梁祝传说等31项民间文学、唢呐艺术等72项民间音乐、秧歌等41项民间舞蹈、京剧等92项传统戏剧、山东快书等46项曲艺、吴桥杂技等17项杂技与竞技、朱仙镇木版年画等51项民间美术、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89项传统手工技艺、针灸等9项传统医药、春节等70项民俗在内的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

  传统戏剧数量位居榜首

  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类以92项居入选数量榜首。这次入选的传统戏剧中,既有昆曲、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人们熟知的剧种,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剧种,如江西的广昌孟戏、湖南岳阳的巴陵戏、山西孝义的碗碗腔、安徽的泗州戏等。

  传统节日也是文化遗产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火把节等70项民俗也进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稻作文化。每逢端午,民间都有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端午还是伟大诗人屈原的祭日。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著名学者闻一多称其为“龙的节日”,和春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一样成为全球华人精神、亲情的纽带。

  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传说中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在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七夕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有遍及神州的民俗基础,有牛郎织女的忠贞形象和优美故事,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

  制瓷酿酒手工技艺不凡

  景德镇制瓷、宜兴紫砂陶制作、茅台酒酿制……这些享誉海内外的89项传统手工技艺也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占有一席之地。

  江西景德镇制瓷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中国陶瓷史》记载,在明代景德镇就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瓷都。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目前高档艺术陶瓷已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瓷器因其“技术精湛、品质优良、工艺独特”而成为国家用瓷的首选。

  被誉为“国之瑰宝”的紫砂陶制作始于北宋时期,江苏宜兴是我国紫砂陶的主要产地之一。紫砂陶与中国茶文化一体化,同时浸透了中国文字、书法和绘画艺术。它最初的造型多是取材于田园事物,并在工艺流传中形成了装饰性造型,如南瓜、树干、荷花等。

  贵州茅台酒、四川泸州老窖、山西杏花村汾酒分别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黄酒是我国历史最古老的酒,以浙江绍兴的最负盛名。它们的酿制技艺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此次也都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说故事世世代代流传

  包括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西施传说、董永传说、济公传说等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在内的31项民间文学,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美丽传说始于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从此世代相传,日久弥新,源源不断地为众多艺术作品提供素材,至今已经涵盖了曲艺、戏曲、交响乐、电视剧、电影等艺术领域中的众多形式。

  □周婷玉周玮隋笑飞

  豫剧《程婴救孤》剧照记者王建立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