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戴求兵: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鸡肋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09:57 东方网

  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教育部等十四个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就业,扶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中新网6月1日)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总量供给空前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大幅增加等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面向农村、社区基层就业,成为大学生新的就业途径。从现实

情况看,当前大学生进村、进社区就业存在“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效应”。

  首先,大学生择业的“鸡肋效应”。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很多大学生和家长仍然抱着“社会精英”的心态,受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择业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就业期望值偏高。对于到村、社区就业,一方面觉得基层生活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小,不太乐意去工作,另一方面,又深感就业压力大,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本来就少,放弃这个选择不太明智。

  其次,基层使用大学生的“鸡肋效应”。农村和社区作为社会的组织细胞,在使用大学生这个重要人才资源上存在矛盾。一方面,基层人才匮乏,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急需一批懂知识、懂管理,会利用因特网沟通信息的人才,大学生的到来是“及时雨”。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多,技能却比较单一,对农业栽培、植保、加工、物流、社区管理等方面知识比较欠缺,虽是一块好钢却不好用,“鱼大塘小”的矛盾凸显,因而有“烫手山芋”之感。

  再次,扶助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鸡肋效应”。尽管上级出台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各种措施和优惠政策,但到基层,由于考虑现实困难和“利益回报”,在政策执行上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认为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积极开发急需人才的就业岗位,尽可能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和收费优惠等政策,期待大学生发挥应有的作用,并获取与就业扶助对等的“利益回报”。而另一方面,受基层体制局限,编制少、经费紧,对人才的需求受到抑制,基层很难挤出公益性的就业岗位来,加上体制外单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用工不规范,既影响毕业生创业热情,也客观存在创业投资风险,因此基层往往拿出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忽悠”竞职者,担保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避免和化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鸡肋效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给予必要的资金、岗位和编制,尽快完善政策制度环境。各用人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真正“量才而用”,在实践中锻炼和磨练人才,并解决好社会保障、生活福利等实际问题。大学生毕业生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把自己定位成普通劳动者,加强实践锻炼,不断积累知识经验,尽快适应所在岗位的工作。


作者:戴求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