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心理咨询要走进中小学课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10:23 四川新闻网

  “五一”长假期间,哈尔滨市一名14岁少年整日到网吧去上网,她的母亲多次劝说无效后,到派出所报了警。在派出所里,被警察从网吧里带回来的少年与自己的母亲发生激烈争吵后竟当众表示,要与母亲脱离母子关系。(《黑龙江晨报》)

  母亲用报警的方式来召唤儿子也是万般无奈,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而这个沉迷网吧的少年却恼羞成怒竟然要和母亲脱离关系,不由不让人一阵冰寒。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

题,致使一个应该感恩的孩子如此不孝如此发混?莫非仅仅是网吧的吸引,网吧怎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而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没有这个吸引力呢?

  应该承认学校的枯燥教育已经引起学生的反感,灌输式而不是讨论式的教学让学生不耐其烦。这是问题之一,问题之二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并不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而且也不知道学生的心理承载。当这个承载能力到达饱和甚至不堪忍受的时候,他可能就要找一个突破口来发泄。风起于青萍之末,而我们不能明察秋毫,一旦以某种极端方式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大吃一惊并且束手无策。

  学校也好家长也好一直对学生在心理上欠帐教育,所谓的鸿沟实际上是我们很少真正的能懂孩子的内心需求。长时间的不理不睬,生成了误解以至于积怨。比如几天前发生在成都新津某中学的跳楼事件,本来就是一个极其简单的迟到小事,却演变成极端的另类反抗。这样的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如果在事前学校能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老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碰撞互相交流,就不会出现后面的结局。

  实际上,心理咨询或者心灵交流有时候非常简单。比如利用每节课的几分钟和学生讨论一下授课的感受,有什么要改进的有什么要补充的。短短几句话,就可能拉近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当然更应该专门的开辟心理咨询课,让学生们把内心的情绪都发泄出来,让学生自己讨论是对是错。心理咨询不要停留在咨询上,而要进一步和学生做朋友,进行朋友式的沟通。这种朋友式的沟通更适合家长和孩子之间,要让孩子知道家长的心思,也要让家长明白孩子的状态。

  成长的烦恼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怎么在学生的成长时候做他们的扶手需要技巧。填鸭式的高压式的方法并不可取,学生也不买账。相反的,我们本来的好心因为我们的方法不当被孩子把我们当成他们成长的“绊脚石”。而我们和孩子本来是一个战壕的,我们何必反目成仇?

  心灵沟通是一剂灵丹,这门课程早就应该开通。不仅仅是中学,还应该进入小学。德育教育是教育之首,很必要从开始就抓起并且坚持不懈。心里亮堂了,思想解放了,成长就少了烦恼,就加快了脚步而且是健康的积极的脚步。(作者:丁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