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汪世瑜:青春版《牡丹亭》对昆曲传承有大贡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15:32 新华网

  新华网香港6月3日电(记者 唐昀)“青春版《牡丹亭》将在昆曲发展史上写下重要一笔,它对昆曲艺术传承最大的贡献,是为昆曲争取到了年轻观众。”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青春版《牡丹亭》总导演汪世瑜2日晚与香港的昆曲迷们分享他的艺术构思和心得时这样说。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将于5日至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一连3天演出9个小时的青春版《牡丹亭》。

  汪世瑜说,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这种极为精致却日趋式微的古老剧种,他决意将昆曲的艺术精髓与21世纪的审美意识相融合,使其重新焕发青春的生命和光芒。

  他说,全本《牡丹亭》共55出,完整演下来需要十天十夜,生活节奏快的现代人不可能抽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捧场。因此,“提炼精华”是青春版《牡丹亭》的首要任务,而“提炼”的原则就一个“情”字。主人公柳梦梅和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复生,所有关于他俩的情节全部保留,约占全本内容的20%。此外还保留了所有最好听、最经典的唱段,从而形成现在的上、中、下长达9个小时的唱本。这样的长度,既能为现代观众所接受,又保全了昆曲的艺术魅力。

  另一个吸引年轻观众的关键是“美”。青春版《牡丹亭》从造型、服装到灯光、舞美,都无微不至地往“美的极致”方向打造。两位主要演员更是“如选美一般挑选出来”,甚至连扮演“花神”的群众演员也被要求要“个个俊美,身材相当”。汪世瑜说:“过去人们是‘听戏’,可以闭着眼睛欣赏。看青春版《牡丹亭》,你得睁大了眼睛,因为每一个场景都是视觉的享受。”

  在人物塑造方面,青春版《牡丹亭》也更符合现代的审美情趣。比如,青春版中的柳梦梅不再似传统戏中那么缠绵、内敛,而是舒展、洒脱、风流倜傥,是一个“21世纪的柳梦梅”。

  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4月底在台北首演以来,已在海内外演出了72场,平均每场有1500名观众,其中70%以上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