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期盼五月的激辩能越走越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20:00 光明网
王呈伟

  请记住2006年这个5月的激情,一个月里关乎公众人物的行为和百姓生存环境的激辩接踵而至,人们借助网络平台自由地阐述见解:思想交流,观点交锋,网民表达心声的热情和神州学人直接参与讨论的积极态度构成了5月特有的景观,让人倍感欢欣鼓舞。

  平民开始关注公众人物的行为和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发表看法,这应该看作是国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民主能力的提高,言论的自由透显出时下中国的政治胸怀和舆情活力,

体现了中国百姓的愿景。

  首先是人们对媒体公众人物的关注表现为从情感理解到理性批评。缘起于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批评《无极》污染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报道,从而引发网民热评。这个影视界的领军人物陈凯歌,刚刚被网民对他自以为纤尘不染的《无级》进行恶搞弄得疲惫不堪,此时又要陷入剧组污染环境的纷扰,无疑雪上加霜。接着乐坛昔日摇滚明星窦唯因不满媒体报道而怒闯某报社编辑部,砸电脑,烧汽车以泄私愤。至此5月言论大战,拉开序幕。名人的责任承担受到普遍关注,乐人的人格尊严正接受考验,媒体的权威与道德遭到质疑;人们对弱者的同情夹杂着对娱乐媒体的不满把辩论的热情引向批评的高潮,开始对名人的行为进行问责,对娱乐导向进行质询,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探究,对现状的维持表示担忧。网民的观点,虽然语言朴素但不乏真知灼见,虽然言辞激烈但充满诚挚的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热切让人从记忆的脑海中无法挥去。

  接着近期“房奴”一词扑面而来,触目惊心。大家对一夜之间自己身份的转变吃惊不少,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加之又亲眼目睹地产“大佬”在电视媒体上不近人情的冷峻,着实百感交集:怎么那么多勤勤恳恳、节衣缩食的老百姓竟然都成了房奴?这些靠自己的勤勉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善良百姓,如何在一日之间被明确得如此卑微?而事实则明证了他们的“惊人之语”并非空穴来风。一天比一天提升的房价加剧了中国的老百姓拼命也要挣取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的观念,这是国人的传统,也是国人的现状,更是国人的思维。

  我们应该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体会一下他们的生活状况:就业压力的影响,老百姓不高的工资哪敢一味消费在房子上;高额的教育投入,哪笔支出能不为孩子的求学着想;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透支的身体是否有能力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那些先富起来的地产“大佬”们,即使认为富人捐钱并非天经地义,即使埋怨配套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即使对当下的文化环境不满,即使在情感上还不能和穷人拉近。但也千万别用金钱来衡量人世间的一切,那些伤人的冷语再不能刺激中国善良百姓的脆弱神经。

  一波未平,事端又起。湖北青年韦黎在长沙公交车上勇斗扒手,却无人相助,甚至“车上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哪怕是大喊一声的人都没有”——《湖南人,你的血性被狗吃了》!此语一出,“烽烟”四起,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不禁要问,湖南人的血性的确是丧失殆尽吗?据说湖南人很承受不起,一向被认为“有血性”、“敢为天下先”的族群,忽然被人指着鼻子痛骂“冷血”、“血性被狗吃了”。这显然是激起了民愤,以一事发偶然的特例,就敢侮一省的民众,谁能忍此大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的结果暂且不谈,至少有一点是我们看好的,这就是公众对于“血性”的关注已经超出事件本身的影响,人们开始不自觉地借助一地群体意识的觉醒来促使整个社会进行反思。对中国现状之精神面貌的忧患,客观上起到了对全民族道德层次的审视和批评,激发出国民意识中族群精神的自觉也可算是振奋精神的开端。

  虽然有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排斥老百姓对改革的参与,对网上民意不屑一顾。认为网民是“非理性”一派,不代表民意;希望政府加强对老百姓的约束,建立某种垄断性的权威,来抑制老百姓的政治参与。笔者以为这是极其狭隘和短视的,虽然有些网民的言论表达有些义愤填膺,情感有余而理性不足,但包容在情感之中的理性足能让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士引起高度重视。

  批判不是目的,争论难能可贵,审视当下是为了憧憬未来,批评现状更是为了激发我们关注对出现问题解决的时效。而缄默,沉寂的状态是极其可怕的,在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都感觉到:没有灵魂的衰亡之族的齐喑,难求发展的暗弱国民的沦落,表象只能是默无声响。现在的民众能关心国事,期盼公众人物多一些时代的使命感,期盼社会呈现公正、公平的和谐景观;通过网络媒介来表达心声,传递真情,传播民情,传扬正义。因此在议政、指摘方面有些激动又何妨?针砭时弊的睿智,抑或是胆识,对于施政者的方针制定,对于商界精英们价值观念的定位,对于公众人物的责任自律,对于媒体重树人们心中正义形象的尊严,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个时代要求人们要调整好心态,学会换位思考,把个体的行为放到社会的群体里来反观,就会多体察民情,多关注民意,多解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这其实就是阳光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哪里有可怕而言?如果是民众对任何事都表示缄默,则是水面下涌动的冰山,着实可怕。因此冷嘲也好,热讽也罢,毕竟都是对将来充满希望的写意和抒怀。

  时下人们认为,无论是政府的行为还是个体的所为都应该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思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人们不能只活到当下,那要受到历史的嘲弄;要在现实的土壤中用准则约束行为,用智慧反观历史,用理性瞻望未来,用勇气和坚韧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

  真的希望这种热情能持续,这种睿智能持久,这种精神的传承能成为一种宏扬的国风而越走越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