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际惯例”为何总与老百姓过不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4日00:24 红网

  昨日,一种蓝底白字、图文并茂的“多制式”公厕标牌,挂上了江汉区居巷、满春等公厕,标牌上不仅有男女图像,还有中、英文字标识,让人一目了然。今后,游客、路人因看错标识,进错厕所的尴尬现象,将大为减少(据6月3日《楚天都市报》)。

  细微之处彰显人文关怀与经营管理理念。男、女两个汉字又回到了武汉一些公厕的标牌上,事情虽然不大,但其蕴含着的经营管理理念则是深遂的,坚持以人为本,时刻把老

百姓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挂在心上,处处为群众着想,事事为百姓服务,这才是难能可贵的。

  时下,“国际惯例”已成了一个高频词,而运用“国际惯例”唬人整事的更是屡见不鲜:明明是下午6点才能下班,但陕西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午5点半就“集体早退”了,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吃了“闭门羹”,而法院政治部一位干部的解释竟是“为了和‘国际惯例’接轨!”(据2005年8月13日《新京报》);在以“国际惯例”和“占用网络资源”支付了银行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这费那费”之后,大多数持有银行卡的老百姓,从6月1日起又多付了一笔境内跨行查询手续费。对此,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刘永春解释说,是“境外卡组织都对这一服务收取费用,且目前查询功能已经占用了银联网络近三分之一的资源”(5月28日《成都商报》)。无疑,这又是一次以“国际惯例”为依据的。

  据悉,1999年前,武汉公厕贴有汉字标识,但在1999年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时,按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全市近千座公厕换上了仅有图像的公厕标识,男厕是一穿西服的男子图像,女厕是一穿裙子的女性图像。由于图像公厕标识没有男、女汉字,加之制式不一、部分公厕的“西服”和“裙子”非常相似,让一些内急的游客、路人很难分辨,进错厕所的尴尬现象时有发生。笔者也曾有同样的经历,被“国际惯例”给“涮”了一回的如厕者,恐怕不在少数。

  看来,“国际惯例”不仅使老百姓经常尴尬为难,还让他们常常付出经济代价。“国际惯例”为何总是与老百姓过不去呢?

  愚以为,动辄拿“国际惯例”说事,无非就是企图给自己的徇私枉法行径寻找借口罢了。“国际惯例”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噱头,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个人或单位的私利。城市公厕打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旗号只涂男女图像标识,那是为了给创建国家旅游城市积累条件,相关部门将从中获利;司法机关打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旗号集体早退,那是一种可怕的行政冷漠式的懒政行为;四大商业银行打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旗号收费,则暴露了中国银联“独此一家”霸道地位,是一种典型的利用行业垄断地位的“霸王收费”。总之,一些“国际惯例”下的事情,都是怕见太阳的,在某种程度上,“国际惯例”是把“遮阳伞”。

  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学习借鉴决不是照搬照抄,更不仅仅是拿过来懵人整事。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不仅收取账户管理费,账户开立、提款、休眠等都可能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同样,针对银行卡的收费也很多,比如跨行查询收费。但与在向客户收取这费那费相配套的却是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以及较高的效率,这些东西才是应该认真学习和积极运用的。但银行却不积极主动地“接轨”,恰恰说明这是企图拿“国际惯例”来名正言顺算计老百姓,根本不是为群众服务。

  所以说,“国际惯例”总是与老百姓过不去,缘于经营管理理念的扭曲。

稿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