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解析网瘾生活方程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4日06:04 江南时报

  早上7点15分,江苏某大学男生宿舍310的门口准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随后,“呼呼啦啦”一阵钥匙响,门开了。

  睡梦中被吵醒的颜儒宇不加理会,习惯性地倒头继续睡——因为他知道这是室友毛熙从网吧包夜刚刚回来。但是毛熙并没有直接睡觉,他见室友们都还在熟睡,忍不住打开电脑,插上网线,继续网上“冲浪”。没过多久,他实在撑不住了,终于决定趴在桌子上睡一

会,当然,在睡觉之前,毛熙还不忘定好闹铃,因为他怕耽误下午上网……

  这时,太阳刚刚爬出地平线,偌大的校园里还是一片寂静,除了几只鸟儿在凝着露水的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像毛熙这样生活的青年学生早已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此,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网瘾”的概念,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杨博士(Dr. 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日前,本报记者走进部分高校学生宿舍,试图解析大学生的网瘾生活方程式。

  网络文学:

  “一半是艺术,一半是诱惑”

  6月2日,记者打开著名的天涯虚拟社区网站,进入“天涯杂谈”,一个点击率狂高的帖子——截至目前流量已经高达1470521,跟贴者也达到了14925——马上现在面前,这就是《我追求坐台小姐的全景实录》,作者署名“褐蜘蛛”。

  这个帖子自2006年3月5日发出后,就一直被网友关注,点击数字一路飙升,并且仍在网友的期待中不断上升。尽管这样高的点击率在网络时代仍然被不断刷新着。

  由于帖子还没有完全写完,仅就目前的来看,故事情节其实还比较简单,主要以主人公“李果”追求坐台小姐“湘妹”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了李果与另外几位女人之间的交往,并且间或回忆起大学校园的旧时光,如作者“褐蜘蛛”在4月12日的帖子中所说:“本帖是我正在撰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的上部,因为是利用工余时间,做贼似的在线撰写,所以有很多遗漏、不足,以及风格上的不协调。在我粗线条的完成这部小说之后,定稿的时侯我会努力克服这些问题。本部自传体小说有80%的人与事件是真实的,只是文中人名均为化名。由于采用了小说的一些创作元素,是想让整个故事更加流畅,增强其可读性。”

  尽管作者声称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实际上这一说法在网上也是颇有争议的。很多网友对其中的“荤段子”津津乐道,以至于着了魔似的急切想知道下一章节是什么?一些人网友甚至根据部分情节推断作者的身份、经历以及姓名,还有人声称等作者出书的话一定发个帖子,要买回书来收藏。相反,很少有人对“小说”这一文本来谈。

  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汪成法博士。他认为:“根据传统的文学标准,文学讲究语言艺术,这篇自传体小说的粗糙显然是不符合的标准的。也许他描写的会很生动,甚至很吸引人,但是这只说明他故事讲得好,从某种程度上说,点击率是与文学性无关的,包括发行量也同样无法说明文学性——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对于这种现象,汪博士分析说:“我认为这首先是作者表达欲望的一种表现,如果他所写的都是真实故事的话,那么它是明显带有‘暴露癖’的,并以此来满足读者‘窥私欲’,因此才有很高的点击率。而仅仅靠吸引人来增加读者群就是通俗文学的做法,并且是一种不高明的手段。”

  结合徐静蕾的博客现象,汪博士指出:“网络上写文章和现实生活中写还是有区别的,由于缺乏网络发表准入机制欠缺,相应的出版审查不健全,发表容易,写作自由——我认为自由的前提是要自我约束的,很容易走向浮躁。越刺激的东西越容易引起关注,越煽情的东西越容易引起点击。比如说同样的两个标题,‘平凡的世界’和‘我的野蛮女友’,你会选择点击哪一个?很显然,选择后者的要比选择前者的多得多。不能用文学的标准来看待这种现象,徐静蕾的博客曾一夜蹿红,点击率也是博客之首。结果出书之后怎样呢?市场反应并不见佳,因为网络阅读和现实阅读的读者群不是一个群体。”

  路遥的小说和其他传统的文学经典恰恰相反,属于“叫座不叫好”的类型,发行量非常大,文学史上的地位却不是很高。进入网络时代,典型的就是点击率能否说明文学的价值?汪博士认为:“这些作品有文学史的价值,而无文学的价值。作为一种有影响的社会现象,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可以关注一下,但是没必要深入探讨。试想一下,曾红极一时的木子美还有人去看吗?消费时代,讲究一次性消费,这样的现象同样会转瞬即逝。”

  另一位研究当代文化的博士则认为:“正是这种一半是艺术,一半是诱惑的写作方式,构成了不少商业网站吸引网友的法宝,二者这种法宝往往相当有效,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和一些自制力较差的人去看,因而也极容易出现最近大家都在说的‘哄客’现象。”

  (下转11版)

本报记者 高明勇 本刊校园记者 许炎 邓哲(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