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技之光照亮希望田野 全市3万农民手捧技术绿色证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0:40 大华网

  □本报记者陈健 杨文兴

  “致富技术哪里找?科技进村入户帮你忙。”这是我市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常常听到的一句话。由于紧紧抓住科技这把“金钥匙”,坚持培训多样化和示范带动,农培工作教有现场、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全市创建了一批科普示范基地、示范村和农技协,培育出一批农科状元和致富能手。流动的“课堂”、兼职的“讲师”先后让5万多基层

党员干部“充了电”,3万多农民手捧各类技术绿色证书。如今,农业科技“直通车”驶进了广袤的田野,走进了农户的心田,成为我市30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之车。

  党员干部带头学技术 农技协架起致富桥梁

  改变以往单一的理论灌输教育方式,从大课堂的单一授课转向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从室内的理论讲授转向现场示范带动和互动交流,这是我市农培工作的一大创新。在此过程中,我市基层的党员干部先学、先用,充分运用所学到的科技知识进行示范和普及,并以技术为纽带,把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技协,向农业集约化和深度化进军。

  雨后的潮阳区玉路村,1700亩的香蕉园一片绿油油。前阵子台风“珍珠”的无情袭击,使这里的香蕉树受到重创,这种情况下病虫害最容易侵入,心急如焚的村民来到村农技协讨教,农技协的干部立即找来“专家”会诊,田头的一番指点,仅一堂课的功夫就把大家悬着的心“定”下来。村民们无不高兴地说:“无技术万万不能,有技术致富有希望。”

  金灶镇玉路村的反季节香蕉生产在我市乃至周边地区小有名气。近年来,村党支部书记谢文衡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先学技术、先用技术、带头示范、逐步辐射。村成立了以市场为导向、香蕉种植户为主体、以技术为纽带的“香蕉种植技术协会”,为香蕉种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支撑和市场信息,也为全镇及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业提供知识“养分”,实现了香蕉种植产业化、专业化。

  在村委会的农技协,有一支村民们信得过的“公平秤”。每到香蕉收成季节,这里便热闹异常,因为所有的香蕉交易都集中在这里,哪家农户需要销售多少、销售商需要订多少货,货款的收支收付都是在村委农技协的干部主持下进行。谢文衡说:“以前,香蕉丰产不增收,产品销不出去,农户愁啊。现在农技协负责技术和销售,还没到收获季节,北京、上海、山东、江西等全国各地的销售商都预先来订货,甚至直接到田头下订单,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香蕉的价格还因为品种优良而比一般的春蕉高出一半。”见记者来了,村民由衷地夸道:“农技协的干部个个是‘专家’,既引进良种,提供技术,又为种植户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今年,全村香蕉年产量800万斤,创值700万元,是历年来最好的一年。”

  市科协科普部部长张文德介绍,农村科技培训通过与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创先争优”活动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组织党员干部学科学、学技术,既丰富了党组织的工作内涵,又创新了农村党员教育途径,效果非常明显。像潮南区雷岭镇荔枝技术协会副会长张海元、澄海区莲上镇农业科技园余睦贤、澄海区上华镇蔡唐村原党支部委员蔡汉坚等,都是有经济头脑和技术才能、带领群众奔康致富的领头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

  科普基地如“样板田” 致富能手当起兼职“讲师”

  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过去不少农户都为不懂技术、致富无门,不知去哪学而苦恼,而今,科普基地和示范村犹如“样板田”、“及时雨”,解除了农户的烦恼,而基地的致富能手则临时当起兼职“讲师”,面对面、手把手的“田间授课”,增强了科普培训的直观性和有效性,给农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在澄海、潮阳、潮南一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记者看到,以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示范为主要内容,集引进、试验、示范、培训于一体的基地已经成为我市农村科普的重要阵地,它们把先进适用技术当成看得见、摸得着、易被群众所接受的生产方式和成果,农民跟着基地学,照着基地干,既学到技术,又提高效益。

  “要致富兴业,就得用好科技武装脑袋,这来不得半点糊弄和虚假”,潮阳区关埠绿生果园创办人黄美生在抽纱厂下岗后,经过5年的滚打摸索,感悟出这么一个道理。让他高兴的是,在台风“珍珠”肆虐中,他的500亩果园因地势较高、经他亲手改良嫁接的蕉柑新品种长势较低而影响甚微。黄美生坚持以科技为导向,通过不断实践和良种、技术的引进,实施无害化生产,产品果大适口颇受消费者青睐,他透露,只要管理跟得上,果园稳产可保持10年以上。潮阳区科协负责人介绍说,绿生果园仅去年产品总产量达230吨,销售收入45万元,同时辐射带动周边250户农户,每户农民增收1.5万元。该园还配备了能容纳100多人的培训教室,不定期聘请农科专家开展技术培训,而黄美生也不时把自己经营管理的经验现身说法,传给农户。近两年成功举办了9期水果种植培训班,受培训的905人中包括镇干部、村两委干部和种植户。

  澄海隆都镇前美村和平农业果苗基地是左邻右舍的“田间学校”。陈俊希一谈起他的种田“经”就有说不完的话。他说,传统的耕作农业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定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土地的创值率。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引进台湾“珍珠芭乐”番石榴、台湾“脆蜜”青枣、“蜜释迦”番荔枝等十多个优稀品种进行标种、示范和繁育,还建立起示范基地,方便更多农民前来参观学习,把更多的科技管理技术无偿传授给果农。如今,他推广的这些优良品种广泛种植于澄海等地,约有3万亩,年增值超亿元。

  紧紧抓住科技这把 金钥匙 ,涌现了一批科普示范基地,培养造就了一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是近年来科协工作的一个突出亮点。这些基地和土生土长、吃苦耐劳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的涌现,有效促进新技术的辐射和传播,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格局。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创建市级以上培训示范基地16个,农技协39个,专业户2632户,示范户923户,各培训示范基地、农技协和示范户经常加强学习交流,研究与探讨生产中碰到的难题,给农民送来“及时雨”,提高培训实效。尝到科技甜头的农技带头人市场意识也不断提高。几年来,我市农户注册了一批农业知名品牌,涌现出樟林林檎、新澄西瓜、三棱橄榄、莱芜紫菜、白沙狮头鹅、智业生猪、鹏华水产等驰名海内外的农特产品,农民都高兴地说:“农科培训生动活泼,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效果好。”

  (责任编辑:林伟练、许少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