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鱼若不鲜 易组胺中毒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1:54 新文化报 |
当鱼发生腐败时,细菌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可使组氨酸脱去羧基变成组胺。据化验证实,当每100克鱼肉含组胺200毫克时,人食用后就会发生中毒 时间:5月29日~6月4日 地点:吉林省人民医院、吉大一院、长春市中心医院 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 物,经常吃鱼的人,一般很少发生肥胖和高脂血症,从而减少了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但如果不注意吃鱼的卫生,也会发生中毒,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前不久,长春市民孙阿姨从早市上买回一条鲤鱼。到了中午,由于家里只有她跟老伴两个人,炖鱼时就剁了一半,留了一半放在冰箱里。炖的那一半,差不多都让孙阿姨吃了,她的老伴没怎么动筷。吃完饭刚收拾完碗筷,老伴就发现她的脸红扑扑的,没多久她就感到了不舒服,喉咙也发紧,还吐了。一看这情况,老伴吓坏了,赶紧把孙阿姨送到医院。经过鉴定呕吐物,她是食用不新鲜的鲤鱼导致组胺过敏。 据医生介绍,含高组胺鱼类中毒的主要症状:脸红、头晕、头痛等,部分病人出现结膜充血瞳孔散大、恶心、呕吐等症状,个别重病人可导致死亡。含高组胺鱼类中毒特点: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 组氨酸常见于海产鱼中的青皮红鱼类,如鲐鱼、青鱼、秋刀鱼、鲣鱼、鱼参、沙丁鱼、竹荚鱼、金枪鱼等;河产鱼主要见于鲤鱼。当鱼不新鲜或发生腐败时,细菌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可使组氨酸脱去羧基变成组胺。据化验证实,不新鲜或腐败的鱼类每克鱼肉含组胺1.6~3.2毫克,当每100克鱼肉含组胺200毫克时,人食用后就会发生中毒。人的中毒量为每公斤体重1.5毫克,一般在食用后0.5~1小时就可出现中毒症状,最快的5分钟,最慢的4小时。夏季天气炎热,鲜鱼如果存放不当极易腐败变质。此外,腌制咸鱼时,如原料不新鲜或腌得不透,鱼体内也会含较多的组胺,人食用后就可能中毒。 据医生提醒,选购青皮红肉鱼时,要特别注意新鲜度,如果发现鱼眼变红、色泽不新鲜、鱼体无弹性时,不要购买。购买后,应及时去内脏,洗净,切段后用水浸泡几小时,然后红烧或清蒸、酥闷,不宜油煎和油炸。此外,过敏体质的人要避免食用青皮红肉的海产鱼类。发生中毒后,应首先对中毒者催吐、导泻,以减少组胺的吸收。随后,立即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