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财政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3:59 红网

  当前,以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正在全国全面展开。作为基层单位,乡镇一级机构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乡镇一级机构如何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进行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者,笔者认为处理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乡镇公共财政博弈,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较少,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欠账多,公共服务也难以跟上。据笔者了解,岳阳市湘阴县普通乡镇一年财政收入也就1000万元左右。如何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仅仅依靠乡镇这1000万左右的投入显然可能性不是很大(前提是这些收入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另外,我们也知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通常用于保运转保吃饭,各级财政所能提供的公共产品,至多只能起到“种子”资金的作用,虽然能引发一定的乘数效应,但大量的建设资金还必须依靠乡镇自身的积累。就目前湖南多数乡镇来说,依靠地方财政积累来实现新农村建设显然不切实际。

  这就要求,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改革支出管理制度,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政策,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向城乡提供相对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是村民生产生活所需的经济和生活基础设施,包括山、水、田、林、路,村容村貌、饮水、通信、用电等。软件则主要包括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乡村精神文明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新旧农村之分,关键在于生产力质的不同。从湖南农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来看,发展农村经济至关重要,较为发达的镇级经济成为建设新农村持久的物质支撑。因此,硬件问题是一个非解决不可的制约因素,而这些涉及到政府财政投入,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湖南在解决“三农”问题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城乡差距仍在继续扩大,而且除了经济收入差距外,农民享受到的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比如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也与城里人有明显反差。这些软件的发展,也涉及到公共财政投入。

  解决了新农村建设需要公共财政投入这一问题,开始进入下一个议题,即如何合理支配和利用国家的公共财政投入,这就涉及一个公共财政投入各方利益博弈的问题。

  按照以往的惯例,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通常用于保运转保吃饭,一部分用于农村公用事业。因此国家资金投入乡镇以后怎样才能合理利用,这就涉及一个如何监督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规范乡镇政府职能和精简机构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标准核定乡镇财政的支出数额,并保证乡镇财政预算内资金的拨付,彻底消除乡镇政府制度外花费的根源。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公共财政投入的合理博弈。

稿源:红网 作者:袁瑞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