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路”也能走出“新境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00:01 红网

  借着下乡之机,到原先工作单位的扶贫挂钩村走了走,几年没来村里又有了不少的变化。村民说这还是得益于果园经营和山坡放养土鸡两个“支柱”。心想这两个项目也已有10来年了,怎么没别的新举措?村主任说有所不知。当初是在上面帮扶下,搞起了这两个事。但是,果园开出后,分到农户,多半信心不足,爱管不理的,没过两年便差不多荒废了。土鸡好了一段时间,遇上“禽流感”也泡汤了。那时县里乡里又大搞“来料加工、外出打工”。我们这地方偏,进来出去难。

  在这么个情势下,村主任没得当了。他就外出打工去了。村里还是不景气,所以前些年村换届,大家又把他给“选”了回来。重操“主任”的他,还是死要搞那个种和养。不少人有意见。主任就说:“我这匹马不也吃回头草了么?”就这样“果”和“鸡”有了新起色。今年赶上“新农村”建设,上面来一看,觉得是个“生态村”的好模型,各种政策资金技术都来了,也正好全对接上。这下是有些红火了。

  闻听此番曲折,深感农村建设发展实在不易。

  新农村建设,当然是要建新家园、创新生活、树新风尚。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也是要发展新产业。但是,这产业怎么个“新”法,还是颇值得思考的。新农村建设以往也搞过多次,今天要大力搞的,是在“城乡统筹”的新背景下,走得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路子。所以农村以更加积极的姿势,盘活资源、资本、资产,吸引工业的投资,城市的辐射。“农家乐”也就应运而生,应时而火;乡镇企业农村工业园区,焕发生机,趁势再兴。

  然而,所有的“新”,都应该是建立在农村原有基础之上的“创新”,而不是横空出世似地“重新”。建设新农村并非意味着就是“大跃进”式地大办工业,新农村也不是“搬”新家。农业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有一个过程。能够另辟蹊径,改天换地当然再好不过的了,实际上也确实有的农村是这么“跨越式”突变的,尤其一些郊区农村。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得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从普遍的意义上说,建设新农村,更多的还是要借助于新条件——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在自己的老路上,有所突破,有所开拓创新。而不是重头来过。“种”和“养”是农业传统,是老路,建设新农村,不能(其实也不可能)予以抛弃,大家都去当农民工或办农家乐或办个工厂公司。而是要在传统上怎么现代化,使“种”“养”变得象“工厂公司”,企业化现代化。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老路”不失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途径。当我们看到有的偏僻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也一轰而起地平整出一些山地为“工业区”,干部群众整天为着“办工业”而奔波招商引资而发愁,是否可以想想原来的那条“老路”。当穿上“新鞋”时,“老路”说不定就成了新路,“老路”可能正好就是新的“出路”。

  近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工业还是农业;无论部门单位还是个人。在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走过不少的路,也开辟了很多新路。老路新路,有的走通了成功了,有的因为种种原因半途而废,那个“路”也就任由荒废,成了老而又老的“路”。然而在新一轮的创业中,确实也有不少人,抓住机遇,重操“旧业”重走“老路”,结果重放光芒。路是重要的,但是同样重要的还有“怎么走”。同样的一条路,以前走不通或者走得很艰难,时空换了又走成了;这个人走不了换个人却走得别有风光。所以不能只瞪着那个路的新老,还得多考虑“怎么个走法”。

  浙江义乌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么个道理。义乌始终走的是一条商路——这条路可以上溯到计划经济年代甚至更早。如果在他第一代小商品,完成了资本积累后,也象别的地方大搞工业开发的新路,这不是不可能,因为当时义乌也有着非常好的制造业基础与优势,当时小商品市场也面临着诸多竞争与不利。但是义乌没有,而是在老路上走出了新境界。再看别的发达了的城市农村,今天看他们走的路,感到非常的理所当然。其实历程中都有过新老路的“抉择”艰难。因此我们是否还应反思下,不少地方一任新领导就走一条新“路”;上面一个新政策新举措,下面马上着手找“新路子”;一遇到什么困难矛盾就说此路错了另开“新路”。似乎不“新路”就不足以主动贯彻,不“新路”就不足以自己的创新。如此“改弦易辙”是不是有些“习惯定势”的老套路呢?

  当我们今天穿上、穿着“新鞋”的时候,不妨走走“老路”。“老路”是个不错的资源,那里不但凝聚了我们曾经的教训与醒悟以及不尽的心愿,而且还蕴藏了丰富的能量和生机。起码象重走长征路样的走走,也许就有了许多的新发现,比如四渡赤水之类的。何况柳岸花明,说不定就在这个“老路”的前面。

稿源:红网 作者:严雨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