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立体的景观,平面的情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02:11 新京报

  小说改编成话剧的一个软肋是编剧过于拘泥于原作,结果精心打造的话剧竟然在原生态的乡间俗乐前有些黯然了,这是主观的意图还是不期所至呢?

  剧名:《白鹿原》

  时间:2006年5月31日-7月2日

  地点:首都剧场

  眼前这满台西北原野的景象似乎要溢出舞台,不光有平原还有丘壑,更有放牛娃赶着羊群蹿上慢坡地,农倌架着马车逡巡而过,再加上那些地道的西北农民扛着家伙把式凛然一坐,不由得被这幻觉式的舞台抓住了。

  显然,《白鹿原》一剧全场用陕西话作台词,以及把秦腔、老腔艺人请上舞台,是林兆华率领演员们数次下乡体验生活,浸淫于陕西农民乡土风味的结果。多年以来,北京人艺为了一个戏深入生活的做法似乎已经失传,现在看来此举着实非同小可,它扎扎实实地发掘了一个宝贝陕西老腔。尤为重要的是,这些艺人的几次出场都不是作为故事情节的陪衬而是处于中心的舞台,经他们之口喊出的数千年华夏先民炽烈生命力所积聚的情感,具有震颤麻木的都市人神经的力量,无形中竟也成为此剧的头号主角。

  《白鹿原》上的村民不是如《生死场》上那样忙碌着生也忙碌着死的人群,也不是如《红高粱》般“我爷爷”与“我奶奶”高粱地里宣泄情欲的张狂,而是多少代以来敬守乡约的仁义之村村民。这在小说中交待得十分清楚,一个朱先生、一个白嘉轩,是名符其实的儒家义理的载道者,小说中给予了浓墨重彩,话剧中对此却似无太多兴趣。50万字的小说浓缩为两个多小时的话剧要突出什么,的确是个问题。

  作为重要的看点之一,请宋丹丹来饰演田小娥已经做了回答。其实,就这部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而言,女人形象的扁平化是先天不足的,田小娥被小说中的村民唾为骚货,这个女人的行为也许是迫于无奈的生存理由,奇怪的是小说中从未对她的心理作过交代。小说中以她惨死之后变作鬼搅乱白鹿村来显示某种同情,话剧也搬出了这条情节线,但仍未给出新的解释。尽管宋丹丹那驾轻就熟的陕西方言与常年演小品磨炼出的姿态使这个悲剧女人带有了喜剧色彩,易于获得观众的好感,但是以田小娥作为话剧的头号女主角是否有必要呢?白鹿原真的没有其他女人可堪此任?原著中不乏各个有别的优秀女性角色,在话剧中如果能整合起来,是有可能超越小说的。《白鹿原》既然力图探寻“一个民族的秘史”,缺乏优秀女人的民族怎么能前进呢?

  由此看来,小说改编成话剧的一个软肋是编剧过于拘泥于原作,不敢根据场面的需要对原故事的时空予以重新安排,使得舞台易于像走马灯似的忙着交代情节。剧中人的命运倒是清楚,但人物的情感却模糊不定。另一方面,舞台上那高低起伏的地面虽然逼真,但对演员的表演似乎也是一种限制。陌生的演员少了些亲和力(人艺演员不够,一些主角系外邀),陌生的语言不能完全听懂,都使我们在这台期待已久的人艺大戏前把注意力投向数位陕西乡民们的真挚抒发,一向领军于舞台的濮存昕等这时似也成为乡民的陪衬,精心打造的话剧竟然在原生态的乡间俗乐前有些黯然了,这是主观的意图还是不期所至呢?

  □颜榴(北京剧评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