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绿色上学日”校门暂别拥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02:31 新京报

  万泉小学接送学生车辆减少一半以上;有家长表示不开车“一日”容易“一直”难

  

“绿色上学日”校门暂别拥堵

  昨日早晨6时40分,万泉小学四年级学生赵泽强在公交车站等车。当日是世界环境日,赵泽强本学期第二次乘公交车上学。为此,他比平日早起床1个小时。

  

“绿色上学日”校门暂别拥堵

  昨日早晨,万泉小学学生在学校门外向驾车家长发放“每月少开一天车”宣传贴纸。

  本报讯 比起平时,昨日万泉小学校门前交通良好,汽车稀少。“今天不用爸爸妈妈接我”活动发起后,该校600多名由父母开车接送的学生中,有300多名选择了更为环保的交通方式,使接送孩子的车辆减少一半以上。

  环境日校门口未见拥堵

  昨日是世界环境日。早晨7时许,万泉小学门前已有三三两两的学生陆续走进校门。“往常这会儿,车就开始多起来了”,教导处的齐主任说。而昨天,校门口少了很多汽车,多了很多走下公交车、骑自行车和走路的身影。“今天特意早起了一小时,走路送孩子过来”,一位六年级女孩的母亲说。

  而20多名披着“环保小卫士”绶带的学生手中拿着宣传少开车的宣传贴纸,一旦看到还有开车送孩子的家长,小卫士们就微笑着走上前,说:“叔叔阿姨,请参加我们的‘少开一天车,还首都一个蓝天活动’!”

  半数家长响应环保活动

  平时,万泉学校门口上放学时间车辆拥堵严重,“有时候班车都没地方停”,齐主任说。学校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每到早上7点半前后、下午4点多,学校门前的几条路还是车流缓慢、交通较差。

  但昨天直到早晨8点,学生到校高峰过去,学校门口也没出现拥堵现象。据齐主任介绍,全校1700多名学生中,600多人家中有车,而昨日600多名由父母开车接送的学生中,一半以上改用了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多数家长称不开车耗时

  但也有家长表示,一天不开车还能接受,如果长期如此则不现实。

  昨日早晨,在万泉学校门口随机采访的十数位家长中,绝大多数都认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不开车”,是阻碍自己选择环保交通方式的最大原因。一位改为骑自行车送孩子的家长迟到了,她说“开车只要15到20分钟,但骑自行车要1个小时左右。”

  家长称开班车一举两得

  有家长认为,学校开设班车可能是环保、安全一举两得的措施。对此,齐主任说,目前学校的部分孩子有班车坐,那是学校的“共建单位”自己开设的班车,接送同单位的所有小孩一起上放学。实际上,家离学校近的孩子,没必要坐班车,但家远的孩子往往又住得比较分散,学校暂时还没有能力设置那么多的班车路线。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让环保理念深入孩子和家长心里,但有效的长期措施应该怎么制定,这还需要再讨论。”万泉学校副校长谭栋之说。

  ■特写

  小学生第二次坐公交上学

  ●人物:万泉小学学生赵泽强

  ●行程:中坞———万泉小学

  ●用时:早上提前一小时出发

  本报讯(记者 相丽丽)早晨6点10分,万泉小学四年级的赵泽强已经站在公交中坞车站,在仔细地看站牌了。往常这个时候,他还有20分钟才起床。

  “妈妈,这个字念什么?”他指着站牌上霍营的“霍”字问道。昨天是赵泽强这学期第二次坐公交车,上一次则是六一放假出去玩的时候。虽然今天赵泽强5点29分起床,比平时整整早了一小时,但他看起来很精神,“我不累,因为这样妈妈就能少开一天车了。”

  平时,赵泽强都是由妈妈专门负责接送,“主要是因为家离得比较远,不开车就要转两趟公交车、过3次马路,比较麻烦,孩子也要早起很多。”赵泽强的妈妈说,但这次儿子说环境日要少开一天车,所以她就送儿子坐公交车上学,“星期天他就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10分钟后,赵泽强和妈妈坐上了733路车。3站路程后,他们在南坞车站转车。6点40分,赵泽强和妈妈上了运通109.

  7点钟,从巴沟村站一下车,走在通往学校的最后一段路上,赵泽强开始估算:“还有6个中巴车那么长的路就到学校了……还有4个中巴车……”在还剩一个中巴车远的地方,赵泽强的妈妈停了下来,看着儿子肩背七八斤重的大书包、手拎装水果饭盒的布袋,穿过马路走进校门,她才返身回家。

  ■社区调查

  居民称每天“绿色”不实际

  石景山区八角北路社区约60位车主响应“绿色出行”号召

  本报讯 清早7点钟的阳光,照射在石景山区八角北路45号楼前一辆红色奥拓车上。家住8单元的车主王庆宪已于半小时前起床,出门,步行上班。

  昨天是国际环境日,八角北路社区内不少“有车族”像王庆宪一样,响应了“绿色出行”的号召。据居委会粗略统计,昨日小区200多位司机中,约60位没有驾车出行。

  环境日约60辆私车“休息”

  昨天,“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开一天车”白底绿字的横幅挂在八角北路社区内,上边布满了100多个不同颜色的签名。一些家里有车的老年居民纷纷向居委会工作人员索要水彩笔,要补上自己的名字。

  八角社区居委会主任孙秀兰介绍,小区2064户居民中,200多位居民开车上班。昨天上午,小区24栋楼前停着60多辆私家车,很多车窗上都贴着圆圆的“每月少开一天车”的紫红色标志。

  居民步行享受“神清气爽”

  八角社区居民谢映红开车3年了,她的车主要用于每天接送9岁的儿子尊尊,以及周末全家出游。昨天,她改用了步行上班,感觉“很不一样”。

  “绿色出行改变了平时的生活。”谢映红说,虽然早上的天气有些闷热,但20分钟的步行运动让她觉得神清气爽。她表示,这对孩子也是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以后会经常‘绿色出行’。”

  社区发起“绿色出行”动员后,74岁的居民王贻珍大爷还特意给3个驾车的孩子分别打了电话“记住,每月少开一天车!”

  路远居民称上下班离不开车

  “尽量少开车,不一定非要今天吧。”昨天下午,八角社区居民王先生表示。

  王先生在西城区上班,如果不开车,便要先乘坐小公共到达古城路地铁站,换乘地铁到复兴门,然后再乘公共汽车。“如果不是周一,还可以考虑。”王先生表示,每天的“绿色出行”对上班路途遥远的他来说不太实际。

  对于社区动员的“绿色出行”,王先生表示知情并赞成。他说,自己虽然上下班“离不开车”,但会在其他时候出行时尽量减少开车的次数。

  ■特写

  二十高龄单车伴“部长”出行

  ●人物:八角街道干部倪景涛

  ●行程:八大处———八角北路

  ●用时:早上提前20分钟出发

  下午5点05分,刚下班的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干部倪景涛,一头扎进了办事处北侧的小车棚。1分钟后,他身旁多了一辆破旧的“永久”牌黑色自行车。

  “部长,您这么大的‘官儿’,这破车该扔了吧?”倪景涛身后传来打趣的声音。这位51岁的街道干部笑了笑,将公文包斜塞进自行车筐里。这辆已经伴随了倪景涛20多年的“二八”式男车,车座已经微微开裂,露出里面浅色的海绵。

  “为了接孩子,有半年没骑车上过班了。”倪景涛家住在八大处,距离上班的八角街道办事处十余里地远。早上,为了按时上班,他特意将闹钟定到了6点40分,比平时提早了20分钟。

  6月4日,在八角北路社区“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开一天车”条幅上签名后,倪景涛说,市民们“少开一天车”不一定非要限定在环境日当天,但就自己而言“这一天还是应该过得特殊一点”。

  12分钟后,推着“永久”车的倪景涛已经快步穿过了僻静的古城东街,在位于古城南路的古城二小门口停下,抬手抹去额头上的汗珠。

  “爸爸,你的车哪里去了?”上三年级的女儿雪原跑向爸爸,“你今天怎么没有开车来接我?”小姑娘睁着圆圆的眼睛疑惑地问。

  倪景涛告诉女儿“今天是环境日”后,8岁的雪原点点头,认真地说:“知道了,我今天也在学校捡了垃圾!”说完,她一步跨上了“永久”车后座,开心地用小手拍着爸爸的腰。

  ■活动

  车友“强行”拦车发放环保车标

  千里马车友会海淀宣传绿色出行

  本报讯 “先生,您能每月少开一天车吗?”昨天中午,海淀区金五星批发市场内,一男子刚刚停下车,一女士赶过去问,“没有问题。”男子爽快地接过“少开一天车”标志,贴在车上。

  女士名叫郑蓓,伯乐堂千里马车友会会员,正在进行绿色出行的宣传,男司机名叫王晓雷,他说自己天天开车,但是有了“少开一天车”的标志后,自己将坚决落实在行动中。

  车友会负责人刘云威说,“少开一天车”的标志是北京市环保局制作的,标志上写着: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天一天车。金五星批发市场三面都是停车场,昨天中午停的车有100多辆,每一辆进出的车辆都被车友会的会员“强行”拦下,将“少开一天车”的标志送到司机手里后,才放行。

  参加活动的车友会会员约有30人,会员们说,他们大多是乘坐公交车、骑车或者步行而来。

  说起绿色出行的感受,会员桂旭东苦笑了一声:“累啊。”他说自己每天都开车,因为乘坐公交车到单位太不方便,车上太挤,味道不好,而且到单位的那个车站后,还得过两条马路,比自己开车用时至少多20分钟。

  专题统筹/本报记者 马力 吴鹤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马力 王姝 相丽丽 温薷 王殿学 郭晓军 林文龙 杨琳 张汉宇 刘建宏

  专题摄影/本报记者 袁烽 张涛 通讯员 赵承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