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开发区税收“黑洞”到底有多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10:39 新华网

  艾琳

  最近审计署对开发区税收政策进行调查,开发区实行二元税收政策,选取6个省区80个开发区的调查发现,2003年以来这些地区一共减免税123亿元,很多特殊政策导致了除正常减免税以外,税收流失65个亿。(6月5日《市场报》)

  6个省区的开发区3年时间流失税收就达65亿元,那么全国所有的开发区全部审计一遍,税收流失总额会达到多少?

  以吸引外资为主要目标的开发区,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富裕一方百姓等方面,确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能够连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能够引进那么多的外来资本,与开发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度注重开发区的引资功能,过度考虑官员个人的政绩,在制定开发区优惠政策、督促进区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进区企业经营行为等方面,过于宽松、过于迁就,以至于有关部门的正常检查也被视为影响投资环境之举。特别是对一些规模较大的进区企业,一旦有部门检查,立刻就会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干预,形成了企业为官员带来GDP政绩,官员为企业充当无原则“保护伞”的怪圈。

  地方党委、政府对企业的特殊照顾,往往把一些优惠政策发挥到极致,特别是在税收政策上随意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进而造成了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

  目前,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开发区数量庞大,这些开发区,在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也成了地方的一个个“特区”,地方政府不仅为这些开发区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优惠政策、基础设施优惠政策,还对这些开发区制定了许多保护性政策,出台了许多保护性措施。一些进区企业也抓住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心切的特点,不仅在进区时漫天要优惠、漫天提要求,进了开发区,更是把自己当成香饽饽,不愿意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愿意履行企业的义务,避税、逃税、漏税甚至偷税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企业税负明显低于区外企业,不仅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地方政府对开发区企业的盲目保护,从表面看是“改善”了地方的投资环境,但在本质上是在破坏投资环境,使开发区成为了外资企业、民资企业避税、逃税、漏税甚至偷税的“特区”,成为税收流失的黑洞。

  相关文章:

  新华网评精彩辩论:

  

  正方观点垄断行业工资凭啥是普通职工10倍

  反方观点年薪15万?电力职工比窦娥还冤

  

  正方观点做房奴活该

  反方观点房奴是开发商操控房价造成的

  正方观点想唱就唱,谁也管不着

  反方观点毒害青年应取消

  正方观点“让公务员买得起私车”何错之有

  反方观点“让公务员买得起私车”错误很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