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财政收入激增背后的问题值得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2:47 华夏时报

  今年1至4月份的全国财政收入超过了1.5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此前,根据各方面提供的经济指标,财政部预测前4个月财政收入的增幅仅是14%。

  我国的财政收入直到1999年才首次突破1万亿元,去年中国财政收入刚刚突破3万亿元大关。可是,今年仅三分之一的时间,财政收入竟然达到去年的一半,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飞速增长。但是,就像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面对“财政收入情况喜人”却笑不出来一

样,财政收入激增的状况应该得到反思。

  楼继伟直言,近年来财政收入的情况让他感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经济增长问题。庞大的数字背后显示出局部地区、部分领域经济过热,财政收入排名靠前的省市都具有房价增长过快和产能过剩等特征。此外,财政收入的背后可能还存在一种值得警惕的问题,即地方经济数字中此前存在的泡沫现象仍然没有完全消除,部分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冲动,可能模糊了地方经济数字的准确性。

  从目前的情况看,财政收入大大高于GDP增长的速度,而且,相对于职工工资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情况而言,两者都显示财政收入过快增长不符合国家对国库收入和国民收入相对平衡的政策调控。民富才能国强,国家的持续发展需要藏富于民,需要让国民的收入稳步持续增长。类似于房地产市场中房价涨幅过度的情况,会让普通百姓的收入通过房地产商部分地转移到国库之中。相对于房地产商的收益而言,国家得到的自然是一小部分,但却提示我们需要加大调控力度,让房价尽快实实在在地降下来。

  退一步讲,通过财政收入增长提速发现问题进行国民经济布局的整体调整是今后的事情,当下需要调整的应该是让这些增加的财政收入能够反馈到社会生活中。对于困难地区的扶助、对于弱势群体的救助、对于三农问题的扶持、对于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倾斜,都是财政收入增加后应该考虑的重要方面。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让国民分享已经纳入国库的财政收入,是加强社会平衡的有效举措,也可以以此助力中央调整国民收入差距的战略实施。正如楼继伟所说,“税收工作的重心不仅是筹措更多的税收收入,更重要的是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作者: 任孟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