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疯狂采矿撕裂教学楼 700名师生安全无保被迫转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2:50 红网

  

疯狂采矿撕裂教学楼700名师生安全无保被迫转移

  (教学楼已经被撕开了一条大裂缝。记者 何舟 摄)红网6月7日讯(潇湘晨报记者何舟)5月24日清晨,湘潭县响塘乡响塘中学700余名师生起来后就觉得有些异样。

  一大早,几名工人把学校东教学楼的前后门用脚手架团团围住,然后将石棉瓦一块

块搭在脚手架上。忙活了一上午,这栋1992年修的教学楼被封闭了。

  师生站在西头另一栋教学楼上静静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对于这栋教学楼的命运,他们心里早就清楚。

  响塘中学校长刘志钢说,经过湘潭县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的鉴定,这栋教学楼现状为地面基础不均匀沉降所致,危险点房屋B级。他直言:是附近一些锰矿的采矿导致的该教学楼地表下沉,进而使教学楼变成危房。

  学生转移到宿舍楼上课

  开裂的是响塘中学东头教学楼,如今在开裂处都贴上了白色的封条。这是湘潭县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用来测试楼下沉速度的。

  房鉴办工程师罗丙其说,如果房屋还在继续开裂,那么贴上去的封条就会裂开。从3月份以来,他们就对该栋房屋进行全面监测,如今裂口从原来的3毫米发展到了4毫米,开裂的速度非常快。

  在这栋教学楼上,原来有5个班,现在学生全部转移到实验室甚至宿舍楼上课。一名学生家长认为,现在学生上课非常不方便,即使实验室或宿舍楼的环境相对安全点,但做家长的还是担心孩子的安危。

  湘潭县教育局计财股股长刘文华表示,教育部门在接到学校的房屋鉴定报告后,马上向湘潭县政府递交了关于停止使用响塘中学东教学楼的报告,同时要求学校采取监控措施,做好应急预案。

  学校地下有三个矿洞

  响塘乡乡长陈湘指着学校两栋教学楼的接头处一个巨大的裂缝说,一栋1982年建的房子至今完好,一栋1992年建的房子就因地表不均匀沉陷变成危房,直接原因就是采矿,“除了这个原因,还能有什么呢?”

  罗丙其认为,响塘中学东教学楼采用的是砖混结构,这样的建筑即使再用20年,也不会出现大的裂缝。目前这栋房子变成这样,情况已经很紧急了。

  陈湘说,目前在响塘中学地下进行采矿的有三个矿洞,分别为福利锰矿、立新矿区和林权锰矿。

  林权锰矿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以前湘潭锰矿就采到了49线,49线就是响塘中学所在的地方。再说他们的矿洞是去年才建的,出矿比较少,学校的事故跟他们没多大关系。

  立新矿区和福利锰矿的负责人也持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目前锰矿石已经不如前两年那么热销了,价格也跌到了近几年的谷底。福利锰矿干脆关门不产矿石,用他们的话来说,产的多亏的多,还不如不开。

  据响塘中学一位高中学生称,学校附近经常开矿放炮,震得教室的玻璃窗一阵阵响。早在3月份左右,学校就发现东教学楼有开裂的现象。这个说法在校长刘志钢处也得到证实。刘说,如果开矿不停止,学校以后会塌到地里去。

  6月初,响塘乡政府请湖南省建三公司的建筑工程师对响塘中学附近进行了一次实地勘查。结果发现,到目前为止,除响塘中学东头的主教学楼外,响塘乡锰粉厂及黄泽洪(农科村方塘组)、李海燕(农科村西竹组)、戴建伟(响塘村龙塘组)、叶建伟(农科村)、黄谷秋(农科村方塘组)、王国旗(匣锦村)、刘赛金兄弟(响塘村高叶组)等单位和农户的房屋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和沉陷状况,仅响塘中学东教学楼大小裂缝就达30余条。

  从2005年7月份起,响塘锰粉厂的厂房内地表出现下沉、墙壁裂缝宽达近2寸的情况,厂子被迫停产,现在已停了近一年的时间。农科村黄洪泽新建楼房由于地表下沉、开裂,楼房主体多处严重开裂,二楼已出现倾斜状况。

  湘潭县教育局刘文华认为,如果学校教学楼继续下沉,情况无法控制,他们将启动紧急预案,将学生分流到其他学校去。

  目前,湘潭县政府已经请地质调查部门前往该地进行调查。陈湘表示,如果事情查清楚了,将本着“谁影响、谁负责、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进行责任追究。

  历史原因导致管理难

  响塘乡位于湘潭市北部,毗邻望城县、宁乡县,下辖41个村、一个村级居委会,面积150平方公里,全乡人口59993人,耕地面积61268亩,有合法小锰矿厂13家。素有中国“锰都”之称的湘潭锰矿80%的矿产资源在该乡。

  对于当地富饶的矿产资源,响塘乡乡长陈湘是这样描述的:“只要你往下打个七八米,就可以挖出矿砂来”。

  陈湘说,因为当年湘潭锰矿给很多农户造成损失,因此他们和湘潭锰矿达成了协议,把剩下的尾矿给农户作为补偿。锰矿破产后,一段时间内这里聚集了大量开矿的人,乱采乱挖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问题都是到历史遗留下来的,乡政府根本就解决不了。

  2005年6月,响塘乡政府出具了一个调研材料,分析了管理难的四个原因:1、暴利的驱动,社情复杂,治理难度大。非法洞主采用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你今天炸、我明天恢复,你机械化摧毁、我机械化复工的手段来对抗政府;2、乡政府责任、权利不对等,乡级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法律授权的好措施;3、法律、法规对非法采矿者量刑不严等;4、农赔不到位,群众心理失衡,想通过非法采矿作为补偿。

  响塘乡的合法锰矿仅有13家,但在采矿顶峰时期,仅在匣锦村胡家围子、大冲弯、方塘三个地方,多的时候就有过300多家非法锰矿。为了逃避管理,不少非法开采的矿井入口十分隐蔽,有的甚至挖在了自家猪圈里。

  对于不规范采矿的问题,响塘乡政府就在2005年一年内就炸毁非法矿井260个/次,下发《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260份;联合公安机关刑事拘留1人,治安拘留13人,训诫100余人/次。

  采矿不断地质灾害不断

  目前,响塘乡地质变化已经使生态环境变得很脆弱。

  响塘乡的大方塘、清水塘这两口10多亩的水塘早已干涸,裸露的塘底长满了杂草,一条宽约10余米、深约4—5米的鸿沟,将其横腰斩断。如果说大方塘的干涸还是非法采矿引起的话,那么清水塘的“死去”则是湘潭锰矿这样的国有企业一手造成的。

  据陈湘介绍,这些都是因为采矿引起的地下水被破坏的典型例子。下面采矿,地上的水就渗漏到地下去,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干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给当地居民饮水造成了很大困难。

  不仅饮水成问题,连吃饭的事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据陈湘介绍,全乡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上千亩粮田依靠地表水的灌溉,但长期开采无度,地表水渗漏到地下,农作物无法得到正常灌溉。

  如今一到下大雨,响塘乡当地居民就提心吊胆,生怕发生如泥石流这样的自然灾害。现实和历史原因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让响塘乡甚至湘潭县政府也很头痛。

稿源:红网 作者:何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