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望城发现巨型汉墓 规格高过马王堆墓主疑为长沙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2:50 红网

  

望城发现巨型汉墓规格高过马王堆墓主疑为长沙王

  (示意图)红网6月7日讯(潇湘晨报记者陈琳)一座长眠于地底、历经数千年风雨洗礼的长沙王陵墓——望城风篷岭一号墓(简称风篷岭汉墓)近日悄然浮出水面。经过考古人员近三个月的前期整顿和清理,该古墓的初步雏形终于。“该古墓丧葬制度很特殊,采用了当时只有王族才可以用的黄肠题凑葬制,所以其墓主极可能是九个刘姓长沙王中的一个,而

且其丧葬规格及级别均高于马王堆汉墓!”长沙市考古研究所所长何旭红6日激动地表示。

  巨型豪冢王室规格

  此次发现的巨型豪冢位于望城县境内、湘江西岸,其东距湘江约1000米,南距咸嘉湖汉代长沙国王陵区约6000米。整个墓全长30.3米,其中墓道长10.7米,宽5.6米,墓室长19.6米,宽14.8米。从现场看,墓的上部封土已经被毁,远观似一个庞大惊人的“中”字。整个古墓由墓道、前室与后室等部分组成。经过考古人员的前期清理,现在墓坑内的填土基本清理完毕,墓室内木椁顶部已经暴露出来,其葬具轮廓也已初步显现。古墓有内、外两层木椁,偌大的墓室主体部分被隔成了七个大小相似的正方形墓室,其中,东西二侧各有二个墓室,中央则分为前中后三个墓室,仿似现代的几室几厅的格局。

  最有意思的是,在七个墓室的四周都紧贴着墓坑壁垒砌有约84厘米长、34厘米见方的木头,它们仿若“铜墙铁壁”一般守护着墓室,将它紧紧包围在中央。对于对一奇怪的现象,考古专家解释:“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丧葬制度,叫做黄肠题凑。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是帝王陵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继发现的保存有黄肠题凑的都是西汉诸侯王或王室墓,如河西咸嘉湖路王陵公园内的象鼻嘴长沙王吴著墓。”因而,根据该墓非同一般的规模和具有黄肠题凑的葬制,何旭红分析:“这里很可能为汉代某一代长沙王或王后或其他亲密王室成员之墓。其丧葬规格及级别明显要高于马王堆汉墓‘侯’的规格和级别。但至于古墓的整体价值是否高于马王堆汉墓,现在还不能肯定,有待对古墓的进一步发掘再确定。”

  墓穴隋唐曾被盗

  让人遗憾的是,如此高规格高级别的墓穴已经存在被盗痕迹。在墓道的后端和后室处,考古专家发现了两处明显的盗洞。而且从盗洞里专家还清理出了四件文物,分别是贴金玉饰、鎏金青铜羊镇、青瓷碗、青瓷双唇坛。其中,前两件做工精美,设计巧妙,为古墓本有的陪葬品,后两件为盗墓者遗弃的物品。通过分析这四件文物,专家推测:该墓在隋唐时期就已被盗。同时,何旭红还透露:“该墓具有很多西汉中后期古墓的特点,如拥有阶梯式墓道而非斜坡式墓道,夯木为竖立而非横铺,墓室结构呈‘中’字形而非‘甲’字形,这些特点再结合两件出土文物,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它的年代为西汉中晚期。

  确定身份还有待发掘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长沙国为刘姓王的天下,如果该墓墓主确定为长沙王的话,那他极可能是九位刘姓王中的一个。”

  现场考古专家还表示:“墓室内极可能没有墓志铭之类的器物,所以要最后确定墓主身份,还有待进一步打开墓室,凭借陪葬品内的印章、封泥等物予以确认。”

  由于古墓规格级别非同一般,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对此次考古发掘给予了高度重视。何旭红透露:“接下来将主要进行绘图的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考古章程进行发掘,对有关情况进行详实记录,对出土文物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从严管理好对墓葬区的保卫工作。预计要完成打开墓室前的所有前期准备工作,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新闻链接

  巨冢疑团

  疑团一:墓主是哪个长沙王?

  古墓墓主是长沙王的可能性很高,但在西汉时期,前后共有14个长沙王曾在此统治长沙国,其中,吴姓王5代5王,刘姓王8代9王,究竟哪一个长沙王才是它的“正主”呢?

  专家解答:据史书记载,西汉长沙国前后共有14个王,其中,文王吴芮为首任长沙王,之后依次为成王吴臣、哀王吴回、共王吴若、靖王吴著,因吴著无后,吴姓王天下仅持续了46年便宣告结束。之后,汉景帝刘启封自己的第七子刘发为长沙王。刘发去世后,儿子刘庸继位成为戴王(一作康王),之后依次又有长沙顷王刘鲋鮈、长沙剌王刘建德、长沙炀王刘旦、长沙孝王刘宗、长沙缪王刘鲁人、刘舜及刘兴,直至公元38年,刘兴因与光武帝血缘关系太疏远而被削去王位降封为临湘侯,刘氏长沙国才历经近200年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由于现在各方面专家都普遍倾向于把这一古墓年代定为西汉中晚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其墓主为吴姓长沙王的可能。但如果其是刘姓长沙王,现在也极难确定其墓主究竟是谁。因为到目前为止,九个刘姓长沙王的墓穴都还没有被发现。之前虽然在杨家山一带发现了一疑似刘姓长沙王的墓葬,但因为出土物有限,所以并没法最后定论其的确是刘姓长沙王墓葬。另外,九个刘姓长沙王除刘发有史书简单记载称其墓葬处为“长沙东门外”以外,其余八王所葬地均没有文献记载,这使得墓主的确切身份更显神秘。

  疑团二:与长沙国王陵区有无关联?

  此次发现的古墓地处望城县,与长沙国王陵区相隔不远,而且,其与咸嘉湖王陵区的象鼻嘴一号汉墓、曹墓,望城坡古坟垸的渔阳墓有着很多共同点,如同样是黄肠题凑,同样是王者之墓,同样是在隋唐时期被盗,同样有着很大的规模及很高的级别。

  专家解答:根据以前对西汉古墓的发掘经验,考古界普遍认为,河西为西汉吴姓长沙王的墓葬区,如吴著的象鼻嘴一号汉墓、某吴氏长沙王王后渔阳墓、吴氏长沙王妃曹墓,而刘姓长沙王陵墓应集中在杨家山一带,因为在那里发现了一座疑似刘姓长沙王的陵墓。但根据现在的发掘情况来看,如果此墓最后确定是刘姓长沙王或王后的墓葬,那之前的这一观点将被推翻。因为目前发现的这一墓葬与吴著的王陵仅隔不到6公里,它将打破两个不同姓氏的长沙王墓葬区的一东一西的对立局面,有利于考古界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联及墓葬分布规律,甚至确定其他几位长沙王的墓葬埋藏地区。潇湘晨报记者陈琳

  黄肠题凑

  即在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框形结构。其特点一是层层平铺、叠垒,二是木头皆向内,即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由于用的木料都是剥去皮的柏木枋,木色淡黄,所以称为黄肠题凑。

稿源:红网 作者:陈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